2010-2011学年教师教学论文目录

    

主任: 沈紫金

副主任: 刘卫华  毕劲梅

成员:  孙澄  仇赛军  赵中泽  樊静萍  蒋文云  丁乐  雷彤云  刘云英

申谊  郑炜宇  杨瑶  杨文华  任丽萍  何沂屏  张燕华  胡嫔

吴雁冰  张梦洁

 

主编: 刘卫华

执行主编: 毕劲梅

助理编辑: 丁乐  陆文苑

封面设计: 张梦洁

 

前言Foreword

 

我校一贯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一直致力于倡导教师积极投入到教研工作中,鼓励教师主动追求专业化发展,成为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2006年,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我校启动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个一”活动, 即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作一个教育教学反思,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几年来,我校教师已在全校性的读书活动中研读了《自动自发》、《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师生沟通的技巧》、《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高中新课程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和《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等教育教学专著,撰写了大量教育教学反思和论文。我校教师撰写的许多论文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登载或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2010年7月,《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为我校出了专刊,刊载了我校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论文33篇。本书撷取了2010  2011学年我校星耀校区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分享和探讨。

                                编委会

对教学论文的认识

 

我校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个一”活动中倡导教师“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作一个教育教学反思、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学年均收集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并汇编成册。

教学工作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教学研究是围绕教学工作开展并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一线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并从中提炼出一些有借鉴价值的教学理念,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师撰写论文是科研兴教的要求,也是“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必由之路。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

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鼓励教师从问题入手,敏锐把握并充分利用对教学现场的灵感,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细心观察与思考,点滴积累与记录,捕捉研究空白,发展研究成果。论文的类型可有经验型论文、研讨型论文、述评型论文、报告型论文等。论文写作步骤可为发现问题、选定方向、确定题目、陈述问题。

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教师通过撰写教学论文,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估、思考和探索,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创造性,不断超越现有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撰写论文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论文是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的结晶,是实践的结果,也是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教科研能力的反映。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既要在教学实践的同时加强思考和探索,把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感悟、体会加以升华、深化,把盲目的东西变成理性的东西,又要跟上教育发展的形势,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方法、他人的新鲜经验,武装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因此,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一位优秀教师从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的重要功课。

刘卫华  毕劲梅


目录(Contents

语文教学论文

高考冲刺辅导:文言文考点“分析综合”  / 柴丽

班主任意识初探 / 高洪

文言文教学该何去何从 / 韩露

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 胡菱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现状、问题和建议对策 / 雷彤云

聚散匆匆,道不尽相思无数 —— 刘过《柳梢青· 送卢梅坡》赏析心得 / 李彩虹

渡边淳一的幻觉 / 李函艺

高一学生语文课堂笔记指导及习惯养成 / 刘银云

语文课里如何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得以实现 / 陆昆

名词前置词与名词语尾音 / 马雪梅

浅论苏轼行文 / 戚小松

“贴着学生教”初探 —— 高一新教改一年来教学反思 / 王宏瑜

语文课堂趣味性浅析 / 吴佳妮

新课标探析 / 吴天佑

小议影视对名著阅读的积极影响 / 熊芳

关于昆明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 许芳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个性阅读 / 尹锐

把握教学灵魂 提高教学质量 / 张慧刚

转变理念,科学理性应对首次“课改”语文高考 / 赵海云

 

数学教学论文

如何上好高中数学习题课 / 陈东

细数锱铢 掩卷沉思 / 褚华

对高三一轮复习的思考 / 某

学校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 / 和晓冬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 / 黄波

高中数学教学体会 / 瞿璟

通过作业纠错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能力 / 杨洪波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材教学分析研究 / 刘云英

2008  2011学年三年班主任工作反思 / 李旭明

浅谈对螺旋上升地认识数学概念的理解 / 彭敏娟

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 阮英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 王泽娟

浅谈初一数学课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 杨海涛

谈高考二轮复习之数形结合思想 / 蔡莹

谈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 于占东

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 周盈

“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其治疗 / 杨洪波

有限与无限思想在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体现及相应高考题举例 / 吴旭亭

 

英语教学论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 陈艳清

词汇、朗读和背诵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 / 李丹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  李艳佳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三英语复习策略 / 陆文苑

高中英语词汇趣味教学法初探 / 伍端凤

对重点高中高一学生心理问题的观察和思考 / 许会丽

巧妙利用“信息差”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 姚雪丹

关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意因素 / 毕劲梅

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幻灯片设计思想 / 铁慧芳

Practice Makes Perfect in English Learning / 申谊

 

物理教学论文

2009~2011宁夏卷物理必修部分试题浅析 / 郑炜宇

积极参与高中物理新课改 / 杨国平

浅析功的教学 / 宋良平

提高物理习题教学效果的一些有效措施 / 某

在小细节中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代世琼

受力分析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 刘俊

微波炉能给公交卡充值吗? / 杨彦词

浅谈借用各种力量促进社团发展 / 吴明辉

物理教学语言初探 / 范路平

 

化学教学论文

高中新课改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衍接 / 仇赛军

改进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 邓

感悟高一化学新课改 / 樊静萍

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 付春燕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录像课”参赛反思与教学设计 / 赖丽霞

浅析《化学能与电能》教学 / 刘瑶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与反思 / 孙钰翔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时间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 万恩萍

新课程改革中的机遇      经历 “磨课”, 淬炼团队,成就学生 / 王振江

新课程理念下微型环保实验设计两例 / 杨瑶

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改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之初探 / 顾蕾

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 李阳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性实验评价的初步研究 / 王丽丽

生态缸设计制作活动的开展研究 / 杨文华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性实验内容简析 / 朱明艳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及其反思 / 王欧

政治教学论文

小角度、深分析、高效率 —— 考察初三政治“小角度切入法”的课堂教学 / 李凌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李玉林

浅议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 任丽萍

小议中学生的嫉妒心理及引导 / 王笑时

用心去教,放心去学——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案例研究 / 董志卿

浅议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 张素兰

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及对策分析 / 刘恭元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 张劲松

 

历史教学论文

纵横串联是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的方法之一 / 何沂屏

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 和晓明

浅谈主体性教学的作用和实施策略 / 陆燕飞

新课程:史教师专业成长的机遇与挑战 / 罗亚文

腾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 明晓娅

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 肖阳

 

地理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动因机制”及其教法选择 / 郭琴颖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 李青松

关于新课改后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 李嶶

浅谈2011年初中地理学业复习的几点策略 / 马学林

对《昆明市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的解读 / 张培先

地理板书的运用 / 张燕华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 / 何静

透过课堂教学看课改 / 吴雁冰

新课改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新思考 / 杨景皓

 

艺术教学论文

高中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实践 / 张梦洁

《浅谈新课改下的民歌教学》 / 袁愿

做反思型音乐教师 / 普梦然

浅论歌唱教学中的乐感训练 / 郭爽

 

体育教学论文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浅析 / 郑熠

浅析乒乓球技术和意识结合的重要性 / 白云翔

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 丛维

与时俱进的中学体育教育 / 侯钰淋

改革体育课程内容和评价,弥补体育中考不足 / 胡嫔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 / 林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