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

制作人:肖阳

课件下载:古代中国的商业

课件说明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设计的课件是高中历史必修2的《古代中国的商业》。

今年公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我特别关注到了三位,一位是连续第四年蝉联全球首富的卡洛斯·斯利姆,一位是排名第八,居华人首位的李嘉诚,还有一位是全球排名第86,居中国内地首位的宗庆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以说,经过多年打拼,中国商人已傲立于当今世界,中国商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么,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又如何呢?那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古代中国的商业》。

由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历史现象上升到历史认识,没有太多理论性的内容,所以在本课的总体设计上,我将通过参观博物馆的形式让学生领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本次古代中国商业博物馆之旅我们将主要参观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展馆:先秦馆、汉代馆、唐代馆、宋代馆和明清馆。

首先我们进入先秦馆。这是商代所使用的货币“贝”,所以在我们的文字中和财富有关的字大多带“贝”,比如说“财富”的“财”、“货物”的“货”。贝币的出现,说明早在商代,中国的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我们后来就把经营货物交换的人称“商人”,相应的也就有了“商业”、“商品”的称谓。史书记载周朝“工商食官”,也就是说在周朝时,政府将手工业者和商人集中管理,给他们发工资。说明此时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富有的商人,比如说范蠡,人称“陶朱公”,是中国商人的精神偶像,他的女朋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富美西施。还有就是吕不韦,民间传说中他的儿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富帅秦始皇。巨商的出现,说明此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接下来我们进入汉代馆。史书记载,汉代“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说明此时商运很活跃。与此同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丝绸等商品远销海外。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说的是天下平定后,汉高祖刘邦下令商人不得穿丝绸和坐车,对他们征重税,让他们的小日子过得没那么滋润,并且商人的子孙不得为官为吏。这是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典型体现。重农抑商的原则自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后,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阻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由于“重农抑商”将在下节课重点学习,所以在此不再展开。汉代时还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等,因为在此以前,由于交通、疆域、商业发展等的局限,一直未能形成全国性的商业中心。

接下来看唐代馆。唐代出现俞大娘航船,据说它大到婚丧嫁娶都在上面完成,上面还有迷你农场,每天可以偷菜,驾驶的人数百,每年南北往返一次,赚很多钱。陆路上有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十分兴隆。说明唐代水路、陆路的商运都很发达。

《唐六典》记载,唐代的市,中午时击鼓三百下开始做生意,傍晚时敲三百下钲收摊回家,说明此时“市”有时间限制。从唐代长安城的布局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在城中划出专门的“市”作为交易的场所。当时实行严格的市坊制,市为交易区,坊为居住区,你要是说我家临街,开一奶茶店,那是绝对不允许的。当时“市”有空间的限制。这不是唐朝特色,在此之前,“市”基本上都是有时间空间限制的。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两句唐诗中,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草市和夜市。所谓“草市”,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夜市”,就有点像我们的昆都和金马坊。这些现象说明,随着商业的发展,对“市”的时空限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怎么办?得改革和开放啊。

我们接着进入宋代馆。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三鼓,也就是十二点左右,不得禁止。”各位想见,在当时没电、没电视、没电脑、没ktv能玩到十二点的那可是骨灰级夜猫子。人家皇帝说了,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你尽管玩,谁管你我弄死他。说明“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再看北宋首都汴京的布局图,已经没有了之前专门的“市”,而是形成了一些繁荣的商业街。说明“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并且商业活动也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京城景象的全景展示,我们来领略一番。这里展示的是虹桥码头区商摊遍布,商船云集的景象。

这部分展示的是市区街道店铺林立,热闹非凡的景象。生动描绘了宋代商业的兴盛,同时也凸显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这是北宋时的“人民币”,叫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段文字说明宋元时期,中国商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发达。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交通发达等。教学预设为教学生成预留空间。

最后,我们进入明清馆。这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有“天下第一会馆”之称的河南社旗山陕会馆。所谓“会馆”,是指同一地域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它的出现和商帮有关。“商帮”指的是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主要也是明清时期出现,当时势力最大的是晋商和徽商,也就是山西商人和徽州商人。

晋商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乔家。这是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是清代著名晋商乔致庸的宅第。其大气中婉转着精巧,是以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徽商当首推胡雪岩。他是晚清首富,正二品官员,著名红顶商人。其人一生叱咤商场、官场、情场,可谓写尽人生风流。他创办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于杭州。

这两幅图片,分别展示了明、清商业区的景象,说明明清时期都市商业区非常繁华,看起来比我们的南屏街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如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至今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镇。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大家思考:促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思考作答后展示相关提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商业服务的相关设施和机构的出现;统治者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货币的出现;便利的水陆交通;等等。

最后,带领学生对本课核心知识点做一小结。

先秦

①商代:商业初步发展。

②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

③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

汉代

①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②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

唐代

①水路、陆路商运发达。

②有草市、夜市等

宋代

①“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发达。

明清

①出现商帮、会馆。

②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课件;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师长。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