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高二年级话剧展演精彩纷呈

5月22日下午2点,我校高二年级话剧展演拉开了帷幕。

话剧是以对白和动作为主的戏剧形式,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由此兴起。话剧具有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能生动地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能跨越时空,以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抓住观众的心,以近距离的感受达成舞台上下的强烈共鸣。

舞台即是人生,人生即是舞台。我校语文组每年组织高二年级的学生排演话剧,旨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话剧排演中感悟人生,体验生活,提升能力,增强艺术修养。2011级高二年级6个班的学生,在柴丽、张慧刚、李彩虹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千古情未了》《鸿门宴》《骆驼祥子》《孔雀东南飞》《孔乙己》《新编花木兰之乱世佳人》这六部话剧的展演。

演出于下午2点正式开始,开场前,党委副书记赵毅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讲话中,赵副书记充分肯定了话剧展演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意义,激情鼓励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磨砺自己,展现自己;寄语云附学子在小舞台上放飞大梦想,成栋梁之才。赵副书记的讲话赢得了到场师生和学生家长的阵阵掌声,掀起了话剧展演的第一次高潮。

演出近3个小时,在主持人精彩的串接中,从古到今,穿越时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在舞台上徐徐展开,观众的心一次又一次地随着剧情起伏,掌声、笑声中充溢着对话剧的喜爱和对演员的赞叹。为了这次话剧展演,每个班的学生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剧本改编、演员筛选到导演组、道具组、音效组、海报组的成立,从记台词,练动作到录音配乐、制作道具、宣传海报,每个班的同学都在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精心指导下,一点一点地打磨,才有了这舞台上的精彩亮相。

高二理四班的《千古情未了》构思奇妙,以相声开场串接,将爱情这个亘古不变的美丽主题深情演绎。古往今来,无数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理4班的《千古情未了》将《梁祝》的悲凉,《白蛇》的感伤和现实的爱情迷茫串接起来,传达出真爱永存的主题。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相信世间真爱,是当代青年心中不灭的追求。

梦回西汉,鸿门之会,丝竹管弦,觥筹交错。都是雄才大略的枭雄,各自心怀计谋,对于利益虎视眈眈。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汉高祖刘邦的江山大业。剑影刀光,高二文2班的同学带领观众完成了一次“穿越”,《鸿门宴》让我们梦回吹角连营。

二十世纪末期的北平,笼罩在我们不能想象的黑暗与恐惧之中。人力车夫祥子,虽不懂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但老实巴交的他,却也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悲惨人生。他的一生,却只是当时生活在最底层人民的缩影。高二理2班的同学,为观众演绎最令人心酸的《骆驼祥子》第五章,让我们见证了旧社会摧毁一个老实人的罪恶。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焦仲卿与刘兰芝前世的离别是为了今生的相遇,她经历千年来到他身边,当理想照进现实的时候,满地都是合欢树的种子。他们的今生,是在这样一个春花盛开、爱情自由的世界;而他们的前世,却尝尽了离别的痛苦。高二理3班用独特的创意,演绎了苦痛与希望交织的《孔雀东南飞》。

高二理1班的话剧《孔乙己》,让观众回到十九世纪末的美丽江南,在那一群短衣长衫的酒客中寻找穷酸的读书人孔乙己的身影。细腻的表演,充满创意的舞台效果,让观众惊叹不已。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提到花木兰,人们总会想到那个代父从军、为国尽忠的巾帼英雄。千百年来,她的故事一直为人们传诵,她的坚强与勇敢也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高二文1班的同学大胆改编,让观众欣赏到了花木兰在军中英勇杀敌和与将军收获爱情的精彩片段。

从忠孝节义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到悲惨凄苦的人力车夫祥子;从鸿门宴上的群雄博弈到自挂东南枝的唯美爱情;从在黑暗社会中受尽嘲讽的孔乙己到历经千古至死不渝的梁祝情,话剧穿越时空隧道,打破真实与虚幻,让观众与各个艺术人物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高二年级语文组的老师精心设置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配乐奖、最佳配音奖、最佳道具奖、最佳服饰奖、最佳海报奖这11个奖项,让每个展演的班级都得到最佳的鼓励。

这场话剧展演,是一场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合的盛宴,展现了云附学子亮丽的风采,散发着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一刻,青春的激情无法掩饰;这一刻,生命的解读无法忘却;这一刻,爱情的追寻无法停止;这一刻,在成长的日记里无法磨灭。云附学子铭记了这一刻,他们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创造和融入来丰富青春,用自信和拼搏来点亮人生!

话剧展演如耀眼明星绽放五彩光芒,似岁月画笔勾勒人生百态,在云附星耀的舞台绽放异彩。

gaoerhuaju8

gaoerhuaju7

gaoerhuaju1

gaoerhuaju2

gaoerhuaju3

gaoerhuaju4

gaoerhuaju5

gaoerhuaju6

                                                    撰稿人:李彩虹

供稿部门:高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