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这些传染病都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冬季气温较低,同学们在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便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大家习惯把门窗关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 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流感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症状为高热、头痛、鼻阻、流涕、干咳等。

主要预防措施:

1、勤洗手(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2、教室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3、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

4、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油炸、辛辣的食物。

5、流感流行期间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必要时戴口罩。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7、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是应及时就诊。

8、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

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用具等而得病。

水痘的潜伏期为14—21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

主要预防措施: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纸捂住口鼻,必要时戴个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

2.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一般为7-14天。

4. 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发生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本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主要是接触传染所致。一旦在学校发生,极易引起暴发流行。红眼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左右。病后常有眼部不适和有异物感,眼多流泪,怕光及胀痛,眼结膜明显充血,球结膜发红,眼内分泌物增多。

主要预防措施:

1、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切忌用脏手揉眼。

2、在红眼病流行时,不到游泳池游泳和到公共浴室洗澡。
3、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手卫生和爱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