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艳老师经验交流:《从教七年的得失》

  ——云大附中 朱明艳

各位老师:
下午好!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老师做交流很荣幸也很忐忑,有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包涵。
我到云大附中大约有七年了,这七年,我从一个剩女变成一个快两岁孩子的母亲。这七年,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初上讲台紧张放不开,到今天对教学感觉已经有一些信心,如果说我的教学有那么一点成绩的话,我想还算拿得出手的就是我带了的三届高三,在昆明第一次市统测中的成绩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一。人有点成绩最怕的就是迷失在小小的成功里,所以借这次交流的机会,做了这七年来的总结反思,我觉得可以让我看清来时路的脚印和轨迹,开拓未来的道路。

今天的发言更多的是将我的工作做一个汇报,如果能给比我年轻的老师们有一点点启发或者借鉴的话,我很荣幸。

 

首先我想就教学的三个环节,即课前、课堂、课后工作的所得和大家分享。

一、      课前——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障

刚毕业教书的时候,主要是第一年,我基本都是备详案,脑子里都会把一堂课完完整整的从导课到知识点如何讲解、如何联系,笑点如何设计,这40分钟要说的每一句话过一遍,这样才能安心,很累但是很有成就感。当时仇赛军老师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转赠给刚步入教学的老师,他说:“年轻老师刚开始,踏踏实实的专注教学是很好的,以后的路才能走得顺”。慢慢的我就体会到了这句话真的很实在。

下面我以备课为例,主要是高三复习课的备课过程来交流:

首先我做的事是确定课堂知识容量和时间的分配,这样可以避免讲课时出现无限扩展和发散,重点不突出,甚至耽误复习进度的问题。

第二,理清重点、难点,学生易错点:重难点很多参考书可以借鉴,但要慢慢的融入自己的经验,而易错点要靠经验和关注学生才能发现。

第三,设计助记语言:帮助记忆的语言

在我高中的学习经验里,因于助记语言有巨大的收效,我喜欢用联想记忆法,无论联想得高雅或者有点俗,能让我记住就行,得益于这点,我的高考生物是满分,同时被这个结果迷惑了,我报了个名列前茅的坑爹专业——生物科学。当然我现在教生物,对于难背的知识点设计助记语言反而成了我的,可以算是,必杀技。有的助记语言是参考书上有的,不过如果设计得不好宁可不用,比如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有锌、铁、硼、铜、钼、锰,教案书编的是铁锰碰新木桶,我看到真是觉得编得好别扭,与其背这种话不如直接照着课本背了,所以坚决摒弃,后来发现一句很好的:新铁壁阿童木,猛!兴高采烈的采用之。有时候没有现成的可用,就自己编。我编的最痛苦的一句是原来老教材里的C3植物有哪些,我先调整了课本上的顺序,理成大麦、小麦、大豆、菜豆,这个还算好记,可是接下来的马铃薯、水稻、菠菜,怎么都联系不到一起,当晚我是辗转反侧,严重失眠,后来想起楼下的抚仙湖铜锅鱼突然灵机一闪编了一句:洋芋焖饭菠菜汤!从此学生对这些植物翻来覆去考都所向披靡。当然,助记语言的量不宜多,针对学生记忆困难的知识点设计即可。

备课第四步是修改、调整以前的课件,这点不细讲了。

二、      课堂——需要精心打磨的环节

我对自己课堂的要求是活泼、有序、易懂、好记;以前也不懂教育理念,后来发现我的这个标准运气挺好的基本符合课堂的四性: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凝炼性。

知识性首当其冲,而我认为其次重要的是趣味性,因为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情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得不做,一个是喜欢做,很明显让学生喜欢做更能事半功倍,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对课堂的把握,我认为还要练好的基本功是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语言是课堂最重要的元素,刚开始教书的时候,要重视教学语言的打磨。当表达已经脱口而出而且最好有了自己的风格之后,大脑自然能腾出内存来管理课堂的其他方面,例如课堂节奏、课堂纪律、每一个学生的动态,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课堂节奏。

每堂课结束的时候,我会静心感受一下,就像我要求我们班学生每天晚上休息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是安心踏实、还是浮躁自责。高三学生只有充实的过好每一天才可能决胜高考,老师只有踏实的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成就学生决胜高考。

 

三、      课后

课后工作我做的不算好,还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认为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老师不要对着答案做,而是要像学生一样自己做。当然我也做不到每次都这样,但是能做到60%效果就很明显了。尤其教高三,每次考试的试卷,我基本都会自己做,我会和学生一样经历理解题意、理清思路、有时可能会掉进坑里,但我比学生更强的主要就在这里,我能够发现我掉进了坑里,并且能够爬出来。这样我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就能把题目讲得很清楚,学生也会觉得讲的是感同身受的做题过程,而不是我牵着他们走对了,其实他们自己走还是会错。

我做得不好的地方很多,比如批改作业就做不到黄波老师那样面批作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课后的反思总结也做得不及时。

 

说完了所得,下面说说我的所失:

由于前几年备课很认真,后几年有点啃老本,逐渐以忙碌为借口丢失了终身学习这个重要的充电环节,不再关注生物前沿、研究进展,有时候还没有学生懂得多。上学期有一次在高一上课讲到如何区分是不是同一个物种。两个物种之间是不能产生后代的,或者就算产生后代但这个后代是不可育的,例如马和驴是两个物种,虽然他们能产生后代骡子,但是骡子是没有生育能力的。课上就有学生马上提出狮子和老虎的后代狮虎兽能生育啊,那狮子和老虎不就应该是同一物种?我当时只能跟他和全班说我下去会查清楚下节课告诉你们答案,但心里觉得有点难为情。我知道早在上世纪就有狮子和老虎产生了后代狮虎兽,和骡子一样狮虎兽没有生育能力,但是我并没有关注到其实2012年俄罗斯某动物园中非洲雄狮和狮虎兽成功产下后代叫狮狮虎。当然因为狮虎兽生育出后代的成功概率是极低的,生物界有很多偶然和特例,并不能推翻普遍性的规律,所以狮子老虎仍然是两个物种。

这件事不见得每一位生物老师都必须懂,但是因为这个契机,我突然警觉自己上课举的例子大多都是在啃老本了,现在可能还唬得住学生,再过几年我所谓有趣的课堂可能就会变成很冷很冷的笑话,随时可能有一股凉飕飕的风在讲台上吹过。所以尽管现在很忙,但是学得少了尚可接受,不学了绝对不可以。

谢谢大家!

20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