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巴到电影——“师生闲话”系列之三

人不是生来就有如今这一切,这也就是人为什么特别看重“第一次”。这第一次是对一种新感觉的发现,而且这种感觉很快会被很多的人接受和依赖。我们今天所视之为常的柴、米、油、盐和电影、动漫是从祖宗到我们自己辛辛苦苦地收藏集合,想到这里我确实感到很幸福,我们今天可以对无数种可能作出选择。在收藏的过程中人从自然环境冲入社会环境,继而冲入符号环境。体验似乎是无限的。

想象一下,人先往食物里放盐,后来又注意到了油或是辣椒,再往后胡椒、鸡精……感觉和体验在累加,并且加出了新的效果;有人做出轮子,后来又有人发现了铁和它的好处,再后来有人设计了机车,想象的合成、功能的合成到感受的合成,其实,发明往往只是发现,但在今天,发现往往只是脱胎于合成,这些合成的结果有的甚至远远超过了其组合各物自身的效果,并为人誉之以“天来才之”这样极高的评价,因为它们实现了人前所未有体验,甚至超体验。

绘画、雕塑与摄影能捕捉影像,并且在其中必然灌入一定人的情感,文字的、乐曲的创作和其他创作也是如此。这些都是符号的发现、发明,是体验的记录与再发现,可以留存,也可以表达。人进行这类创作的同时往往也在欣赏,有欣赏就会不断地提出要求,要求着捕捉完美的感受,这是人对于“饱满”的追求。

绘画、摄影、音响、语言文字以及表演等等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体验方式和感受效果,有人把他们合成了。这一合成就与那融十八般调料色香味俱全的菜一样,诞生后便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直到此时此刻。也和这菜肴一样,如果想光用咸或是辣来形容是不可能的了。这就是电影,由影像与声音构成,又绝不能以单纯的影想或声音甚至文字替代,电视则不是这样。

不能被替代,还并不是产生诱惑的充分理由,关键还得有引力。

今天的艺术成了强化废墟和精神碎片的传媒,无力重建精神纬度与价值。这一方面,电影面对大众对于体验全方位的渴望甚至怀疑进行生产、再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不再树立那歌颂“感觉执著者”的牌匾,并且给予人打开一切感觉可能的勇气。这种状况,使人们在感觉体验获得饱满的同时,失落在强感觉文化——电影的传播转型与升级之中。

七、八个年头,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其意义远已不像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所感觉的样子。一个世纪前,一间老屋,七、八年后,还是那间老屋,但是今天,也许我现在住在商铺对面,明天那里已经成一个广场了。今天,人用体力或是脑力破坏或说建设的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与之相比笔尖的脚步或是墨水流淌的速度都已望尘莫及。想划平这破与立的速度,尽量赶在价值变形之前全面记录下它,省得时间久了不再有人认得“这里”是“哪里”,误以为自己得了失忆或是健忘,这还又只有影像文本最解决问题。

 

撰稿人:马雪梅、林江荣

供稿部门:初二年级工会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