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老师经验交流:《行走于读书和教学之间》

每次走进校园,都能看见楚图南先生所题校训“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而其中“读好书”一句,更是从学生时代开始,便一直鞭策着,激励着我孜孜不倦,手不释卷,一刻也不敢松懈。今天我成为教师,也走上了讲台,按理应该有资格用校训来要求和激励我的学生,但是我心怀惭愧,读的书还是太少,行的路还不够远,依然浅薄,只能用时时用校训和学生共勉。

谈到教书,常言“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储备,才有资格取其中点滴授人,否则何以为教?父亲也是老师,从我决定走上讲台那一刻起,他就时常对我说:“自己的理论水平若没达到一定高度,就别要求台下的学生要达到你要求的高度……”这教诲,我不敢忘,所以在我看来,一桶水,其实还不够。一桶死水,知识难免陈化,若是再只出不入,必有水尽桶干之日。一个如韩愈所言能“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非得有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和一条生生不息的知识之泉不可。韩愈对“师道”的要求甚高,我做不到,只能在自己所教学科上勉强为学生们“解惑”而已。总觉得在学术和教学上都还疑问重重,又何以保证知识有储备,解别人之惑?又及教学,教书不是讲教科书就行,剖析教材当然重要,但如果只讲教材,难免有照本宣科之嫌,久了学生感到无趣,也会生厌,知识变得乏味,课堂显得无生气。

怎样才能自己精进,搞好教学,解人之惑?唯有读书。所幸我从小就是“书呆子”,虽不若夫子“韦编三绝”的毅力,但每日静心读书几章,还是做得到,也以此为一大乐事。日复一日,不敢说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然头脑渐渐充盈,在讲台上一站,面对台下学生,心能想,口能言了。讲解一个问题也不必旁征博引,只要跳出课本,稍有延伸发散,学生们一定会有所启发,开动脑筋去钻研学习,课堂和教学,又是另一番天地了。所以既然站上讲台,我时刻用“读好书”的校训来鞭策自己。我想,若是一个老师自己都不喜读书,不能读完一本严肃的书,又怎能要求自己的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英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语言教学,是帮助学生习得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类特殊的社会活动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种语言都承载了特定的文化,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往往就是语言。所以我们的高中英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规则教学,不能只教给学生这门语言的规则,换言之,脱离了背景文化的认知,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习得第二语言的。单纯的语言规则,是枯燥乏味的,只有将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语言才有了活力,变得精彩。我想,这便是高中英文教材为何话题多变,信息含量很大的原因,也包含了编撰者的良苦用心。基于以上原因,英文教学不单对教师的语言素质,更对各方面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常以此开玩笑说:“英文老师真是‘万事通’,一学期的课程,话题从宇宙物理,到历史文化,再到诗歌艺术,无所不包。这周还在讲宇宙起源和生物进化,下周就要讲莎士比亚并示范写五行诗。”这可以一笑了之,但教学马虎不得。我当然可以每章节照本宣科,图省事,但久了,学生脸上鄙夷的神态就是最好的回应。我真的怕看见那样的神态,所以我坚持读书,不敢说博览,但不局限于语言学科,各类书籍我都读一读。有些书好像一时无用,和英文毫不相干,但不定某个话题就能用到,就有教学中的灵光一闪。记得有一章节的话题是“Big Bang”——宇宙大爆炸和生命起源。这个话题看似很难,用中文来谈都云里雾里,更何况洋文?幸而从前我读过《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圣经》和《时间简史》,我将话题由这三本书关于宇宙起源的描述引入,学生们很有兴趣,看到了书本外的知识,他们也很有讨论的热情,连英文吃力的同学,也拿起字典加入讨论。那堂课的效果很好,学生也有所想所得,这便足够。很多次课后,都有学生问我:“你怎么懂得那么多?感觉什么话题你都能深入谈。”我说:“其实我不是Mr. Know All,我只是看的书比你多罢了。”坚持读书得来的知识储备,大大减轻了我的备课压力,又能使课堂常出现灵光一闪的亮点。这便是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手不释卷,方能常教常新。

我不但自己坚持读书,更希望自己的学生们能养成读书的习惯,所以平时我很注重培养他们读书,读好书。无论承认与否,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阅读衰落的时代,电子媒体的兴起和纸质媒介的衰弱,是不可逆的事实。对于讲台下NET2.0一代的学生,他们可接受的信息量比我们大得多得多,他们更容易接受电子媒介和新型阅读方式,但他们又整天面对堆积如山的教科书和练习册,很容易对传统读书方式失去兴趣,并产生抵触情绪。如何培养这些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我经常思考的事情。我并不刻意规定学生要读书,要买课外书,不想增加他们的负担,我只是潜移默化地去引导他们,从点滴影响他们的读书习惯。比如:每次自习,我从不带手机,也极少用电脑。我只是默默地坐下来,静静地开始阅读一本严肃的书籍。一开始可能还会有学生小声的谈话,但是不久之后,看到我都在专心阅读,整个教室就很安静了,下课还会有学生来问我在看什么书,我也借机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遇到班上学生过生日,或是考试成绩出色,我都买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他。听到学生向我谈起书中内容,或是感叹终于读完我送给他的书,并有了自己的观点,这于我,是最开心的事。也有学生一开始问:“读书有什么用?和考试有关么?”我耐心地告诉他:“好多书,不是一时之用才读。”英文考试阅读量大,话题多变,好多时候学生不是读不懂文字本身,而是不熟悉话题。一次考试,阅读话题出现了托尔斯泰的介绍,一个学生后来高兴地对我说:“这篇阅读很简单,因为你给我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讲了托尔斯泰。”我想,这便是平时阅读促进学生学习的生动实例吧。阅读方式的改变,那是时代潮流,不可逆,但读书带来的快乐,却不会改变;学生们不是不愿读书,他们只是还没发现书籍的美和阅读的快乐。

读书非急功近利之举,一时的进步也许不明显,但于学生一生灵魂的铸造,是其它方式不可比拟的。我们不可能遍览群书,更不能皓首穷经,但我就是这样一个坚持“读好书,行远路”的书呆子,执着地行走于读书和教书之间,我感到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