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老师经验交流:《未雨绸缪、系统设计的班会课》

大家好,首先感谢2015届高三年级老师们的信任,让我代表高三年级做这个交流;其次,感谢所有老师们在开学之初听我唠唠叨叨。实际上,我现在手心冒汗、诚惶诚恐。台上台下的专家太多了!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未雨绸缪、系统设计的班会课

选这个话题,是受到上学期,学校在非毕业年级开展了各班的主题班会汇报课的启发。当时听了众多班主任的课,我就觉得有必要归类总结一下自己当班主任以来的班会课情况。假期里,我整理了电脑里多年来的班会记录和课件,发现,自己对待班会课的态度曾经极为随意,经常把班会课用来上课;有时,特别到毕业年级时,会利用班会课让学生上自习;有时把班会课仅当作传达学校信息的媒介。在翻看2013-2014学年的工作记录时,我就发现自己在2014届高三一学年近30节班会课的设计上,基本都没系统性、预见性。

反思班会课的设计,我觉得觉得未雨绸缪、系统设计非常必要。提前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理念;才能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思辨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才能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才能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为班级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总体设计,阶段实施

从个人的教学实际来看,高中三年,六个学期的班会课各有侧重,应当提前考虑。

由于我校高中学生大多数住校,又来自于全省各地,因此,高一上学期应当侧重生活自理,人际交往和高中学习生活的适应;下学期则突出学习方法介绍、文理分科辅导。

高二,学生文理分科之后,原班级被打散,同时,又有多科学业测评考试,学习压力较大。因而上学期应关注新班级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和考试心理疏导;下学期,学生进入整个高中阶段的疲态期。学业测评考大部分结束,但高考还未到来,就算老师们加强了学习强度,但学生的学习压力动力都会有所降低。班会课应当形式多样,从素质提高角度,让学生“动起来”。

进入高三,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方面的期望寄予学生,上学期班会课,主要以学习计划的设计、落实为主,可按月对学生分层次分析总结,逐步提高。班会,不宜集体开展,而应围绕学习目标、任务、方法,分层展开。下学期,是高考的冲刺学期,则应按要求,落实报名、体检、统测等工作实效,对学生做心理疏导、考试技巧学习。

当然,总体设计不能忘记学校一般都有常规性的安排。二月、八月开学肯定有安全、纪律要求的班会;九月教师节;十月国庆节、运动会;十一月期中诚信教育;十二月迎新年;一月期末安排;三月有感恩教育和学雷锋;四月有清明节宣传;五月团队活动、诚信教育;六月儿童节宣传、七月期末安排。

二、选好主题,创新筹划

班会主题要有针对性。班主任老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对学生思想情感、行为习惯起潜移默化作用的主题开展班会活动。例如,高一进校,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我曾经开展了“缝缝补补,穿针引线”的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一些基础的生活自理技能。

班会主题要以小见大。设计班会主题要尽量从小处着眼,在一个侧面或一个点上进行深化,反映丰富的内涵。例如,上学期溥德鹤老师邀请我为高二文2班做高三复习指导时,我就借用一幅漫画来展开讨论,来指导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确定。

班会主题要有新意,具有时代感。例如,部分学生过分喜欢看漫画,影响到了学习生活。我就向其他老师学习,开展主题辩论、好书介绍、作者生平探究等形式,用学生自己的眼光去分析,最终达到相互监督,适度阅读的目的。

三、精心组织,总结深化

一节成功的班会课,应当是师生交流、互动的结晶。班主任要放手让学生干部参与班会设计、主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让班级任课老师能参与解决班级问题。例如,安全教育,我一般让班长、纪律委员从班级情况出发,去发现问题,在班会上提出并解决。感恩教育,由团支部书记牵头,各学科科代表参与设计主持,结合自身实际,邀请老师、家长一同活动,以心换心。

课堂毕竟时间有限,所以,班会课的成果应当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深化落实。因此,每学期都应该根据相应的主题教育安排一至两节的总结班会。让学生看到不足,了解差距。

总之,班会课是班主任升华教育目标,学生培养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仅仅是从自身教育实际做一点点反思,期望能抛砖引玉,实现班级教育的常态、科学、有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