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故事学拼音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拼音本身的抽象与枯燥,加之许多地方的拼音教学又超课标要求,致使许多孩子刚入学就对语文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在拼音教学中,如果能把各种拼音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以故事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学习拼音的乐趣,最终让孩子被故事本身的美所“诱惑”,那小学生再学起拼音来,将是非常有趣的。下面是我运用故事教拼音的几则案例,以日记形式呈现,供大家探讨。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晴

最近一直在教声母。今天上到了“jqx”与“ü”相拼,以往都是采取读儿歌的方式:小ü小ü有礼貌,看到“jqx”就脱帽。孩子虽然也能够掌握,但终究不够形象.

今天上课时,我灵机一动,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我就编个故事,让他们将这个规律记牢:有一天,小ü戴着新买的帽子高高兴兴地去爷爷奶奶家。它的爷爷奶奶叫“jqx”。见到“jqx”,小ü想到老师说的见到长辈要脱帽,表示尊敬。小ü就摘掉了帽子。这就是“小ü小ü有礼貌,看到jqx就脱帽。”孩子们一听,“小ü ”“jqx”和我们一样,就很感兴趣。然后,我又出了两道音节的合成题,考验孩子是否听懂了。合成在一起的时候都知道了要去掉两点。那么音节的分解呢,我顺势而导,“小ü”离开了“jqx” ,当然又戴上了帽子。

通过这个形象的故事,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个规律。有时候,适当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他们的想法,会让他们学得更好。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晴

自从在jqx与ü相拼教学时引入了故事,我就发现孩子特别喜欢。

今天教学yw,但是我们之前学过单韵母的i,u,如何让孩子准确区分呢,上课时我想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就借用了这个故事:

单韵母iuü觉得自己太孤单了,他们想去找自己的妈妈。于是他们结伴一起寻找。找哇找哇,他们现碰到了b,小i问:“请问你是我的妈妈吗?”b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前面找吧?”于是她们继续往前找,又碰到了zh,小i问:“请问你是我的妈妈吗?”zh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像根大树叉,你们到前面找吧?”于是她们继续往前找,在大树上面,看到了y, 小i问:“请问你是我的妈妈吗?”y说:“傻孩子,快到妈妈的怀抱来吧。”i找到了他的妈妈y,他们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孩子们觉得特别新奇,听得也很认真,原来y是i的妈妈啊。于是我如法炮制,又讲了u找妈妈w的过程,可是ü没有找到妈妈,只找到了阿姨y,有礼貌的ü见到阿姨也要摘掉帽子呢。

有时候换一种方式,也许会收到令你想不到的效果。

 

 

3 1 2

孙艳琼老师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