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4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主题晨会

2015年12月14日,在冬日的暖阳下,我校区阳光大舞台上举行了本周主题晨会。

本次晨会由高三文(2)班主持,主持人为邓欢原、纳梓涵同学,护旗手为朱睿、陈奕廷、张宁娜三位同学,他们都是该班的学习标兵。升旗仪式之后,由邓欢原、纳梓涵、肖皓文、顾桐源四位同学进行了题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演讲。

生活中,面对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我们很容易就能分清黑白,自己的行为也很容易就能根据做出的判断来进行。但是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小事情,没有这么明显的善恶是非在里面。本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却容易让我们失去分辨之心。

其实,真正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影响的恰巧是这些“小善小恶”之举。大家都是普通人,面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机会不多,经常碰到的都是小问题、普通事。公交车上争抢的一个座位,脱口而出的一句“国骂”,损失的不仅是你自己的形象,还有整车乘客的好心情。出国旅游时随手丢下的一张纸,一片果皮,丢的是一个国家的脸面,拉低了一个民族的素养水平!

小恶事件看似鸡毛蒜皮,却会带来大的影响。大家都应重视这些“小恶”,作为自己的行为标杆,时时记住不让这小小的“恶”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大大的烦恼。

晨会演讲之后,吴明辉老师就晨会内容做了相关点评。紧接着,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宏瑜老师颁发了高二年级“汉字听写大会”获奖班级名单。

供稿部门:德育处

撰稿人:尹锐

 

附:

学生演讲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坏事小就去做,不要因善事不大就不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就成了“足以乱国”的“大恶”。简朴的话语道出了深刻的哲理,其中蕴含着的不仅是千百年来有志君子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更是华夏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品性。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毁身。明辨善恶,积善养德,对个人的成长与民族的兴盛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善行如溪,汇泽方成壮阔;恶行如垢,积累更显衰颓。一个人树立起什么样的精神形象,都与他身上的一言一行密切相关。对小事的是非判别,可以说是观照个人品德的最好镜子。为了追求生活与生命中的美与价值,我们有必要树立“严于律己,勿为小恶”的价值准则。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恶之举,却正是毁坏了堤坝的罪魁祸首。出海渔民没有及时拧紧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人行道上没有及时捡起的一片香蕉皮,都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船工检查时顺手拧紧了一颗螺丝,如果路过的行人顺手捡起那片香蕉皮,那么一切可能出现的恶果都不会发生。也许这小恶不过是闲暇时的无意之举,丢弃在地上的纸屑却损害了整洁的公共环境;也许这小恶不过是无聊时的心血来潮,午休时在宿舍发出的喧闹却打扰了他人的安稳睡眠。当这些小恶一点一点成为你的日常行为,你的品德与形象早已大打折扣。

勤为小善,却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古今成就大善行者,必先行善于身边细小之事——伸手去关掉未关好的水龙头,弯腰捡起遗落在地上的纸屑、垃圾,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些不过是点滴小事,却已在无意中照亮了一隅阴霾,明媚了一方风景。

做大事者,勿拘小节;立其身者,不辞小善。古代文人追求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君子品行,也应当树立在前行于求学路上的我们心中。勤为善举,是对自己的升华,也是对人格的淬炼。于小善中,我们可以一步步接近心目中那个理想的自己;于小善中,我们可以为世界添上一抹亮色;于小善中,我们可以积累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如此也就内化为了自己的品行。

三国时,蜀先主刘备于临终前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后主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这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君主的成功秘诀,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语重心长的殷切嘱托。同学们,让我们都把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奉为自己的行事准则,时刻提醒自己:勤为小善,勿为小恶。你明亮的不只是你的天空,更是善待了与你紧紧相拥的这个世界!

谢谢大家!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

未命名

 

供稿部门:高三年级、德育处

撰稿人:2013级高三文(2)班  肖皓文

                                               指导教师:溥德鹤、尹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