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大附中星耀校区地理教研组教师李青松勇攀滇中高峰
2015年12月26、27日,我校区高中地理教师李青松与19位骑友一道,攀登了滇中第一高峰——雪岭和第二高峰——马鬃岭。
雪岭、马鬃岭分别是滇中第一和第二高峰,海拔分别为4344米和4247米。两座峰岭山势险峻,立体气候明显;冰蚀地貌奇特,景观独特绝美;即是地理学科野外考察的极佳之地,又是户外活动的胜地。
20名骑行爱好者在充分做好各种准备,购买了专业保险后,于12月25日下午7时,驾车前往登山起点——东川市新碳房村。简单晚饭后,队员们稍作休息,为登山做好准备。26日清晨6点,带着对大山的崇敬,20名骑行者分为4个小组,在2名向导的带领下向高山进发。刚刚出发不久,天空中便飘起了雪花,使得登山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保障登山活动中的食物补给,队员们都身干粮和饮用水,但这也给参与登山的队员造成一定的体力消耗。除去3位女骑友、2位50多岁的长者外,其余小组成员还要轮流扛队内的自行车上山,难度可想而知。
登山途中,寒冷的雪风狂吹着大家的脸庞。登山队员在汗流浃背的同时还要抵御严寒的侵袭,真是冰火两重天。狂风卷起暴雪,身体上暴露的部位顿时失去了知觉;随着海拔的上升,因缺氧而导致的呼吸困难也逐渐显现,高原反应成为了大家担忧的问题。面对这样险恶的环境,队员们必须紧跟向导的脚步,否则随时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或自然因素而掉队。体力的消耗量十分巨大,登山到中途时饥渴难奈。饮用水没了,只好随地抓取一把雪塞入口中解渴。在60、70度的山坡上行走,每一个脚步都必须踩稳、踩好,否则随时会摔落山崖,粉身碎骨。
身处悬崖边时,恐高的心理骤然而生,四肢乏力难以坚持。部分骑友由于体力严重透支,提前退出了登顶的行列。中午13:40,冒着大雪与严寒,李青松老师与12名骑友及2辆自行车成功登上了令人敬畏的雪岭之巅。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登山队员还需下撤到海拔3100米高度的休息地,随后向第二座山峰——马鬃岭的大本营转移。深夜10点,一身疲惫的队员终于撤到大本营里,又是简单晚饭后,在-10多度气温中度过了一个无眠之夜。
第二天,在极为疲惫的身体条件下,13名队员坚定信心,克服了一切困难,安全顺利地登上了滇中第二高峰——马鬃岭之巅。
两天三夜,攀登两座4000米以上的山峰,作为一名普通户外骑行者的李青松老师,展现出了云附教师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供稿部门:地理教研组
撰稿人:李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