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大附一小2015—2016学年下学期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年是我来到附小大家庭的第五个年头了,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有一句俗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教法。今天,我把我平时是怎样教,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的一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只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我来到学校工作之前在少儿芭蕾舞培训中心教过五年的芭蕾舞考级教材,上课除了示范、讲解、练习以外从来不用为课堂纪律操心,学生们对你的课堂充满兴趣,你能看到那些学生眼神里满怀期盼,盼着这节课能多学会几个舞蹈组合,盼着早一点能穿上漂亮的纱裙、立着足尖鞋在舞台上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可是来到了小学里,即便你教的是一群一年级的小朋友,你都能感觉到那些小男生面对“跳舞”这两个字时产生的满满负能量。

老师们平常交流时经常会谈到如何把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在一年级小朋友入校后的两周之内规范课堂常规,讲解形体课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上形体课,再找一些获奖的舞蹈视频和学生分享,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舞蹈,当他们看到总政歌舞团的舞蹈《士兵与枪》,在赞叹声和掌声过后他们终于知道原来男生的舞蹈可以那么帅气。不用说,在之后的课堂里再配合上他们喜欢的音乐,无论男生女生都会认认真真的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在形体训练中基本坐姿和站姿对引导孩子骨骼健康发育是最有作用的,可是在他们看来也是最无聊和煎熬的。我选择舒缓的钢琴曲为背景音乐,让他们跟着我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我们的双脚像树根一样牢牢抓住地面,无论风怎么吹你都不会晃动,你们都是茁壮成长的小树,看看谁长得最高,我看到有一棵小树已经顶到房顶了,手指向远延伸,穿过墙面落到一楼的地上……”小朋友的想象力远远超过我,此时在他们脑海中应该都有一幅不一样的风景,而我看到的却是全班的小树苗在积极的完成动作。

在形体训练中最痛苦的就是韧带拉伸,原来我只会要求他们动作标准,可是看着他们的表情真的很可怜。后来在讲解的环节中我告诉了他们韧带是什么,它在身体里面起什么作用,拉伸韧带可以让你舞姿更优美,让你奔跑的速度加快,弹跳力变强,能保护你在运动中不受伤,事实证明我这个广告做的还不错,他们真的不抵触韧带拉伸了,在课间我看到一些高年级的同学经常会玩包剪锤输的就下叉,于是在课堂热身过后我会让他们自由组合,有时单着一位同学我就顶替上去,用五分钟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在游戏中达到这节课的训练量。

在上学期的教师“常态课”展示中,老师们看了我一年级(4)班的《课堂基础训练》提出了教学模式和队形单一的缺点,之后我经过反思和学习,在形体课的训练中融入了少儿爵士舞的教学方法。把所有的体能训练都变成了游戏,例如:腿部力量训练,我和同学们商量用鸭子走和青蛙跳来进行分组比赛;身体协调训练我采取了划船和匍匐前进来代替;心肺训练,让学生选一首他们喜欢的动感歌曲,从音乐开始到结束采取自由的跑跳中间不能停,或者老师做什么他们就快速模仿等等一系列的方法。每节课后大家还要负责想想还有什么游戏或方法可以锻炼到我们的身体,在下一周的课上我们进行评比然后采纳。这样调整了教学方法以后我发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虽然每节课都很累,但他们会期待着下一周的形体课,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讲到这里其实我自己也不确定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什么,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要做的功课还很多,我会一如既往的去努力,去探索。我自恋的认为学生们喜欢一门学科很大的一部分会是因为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我会一如既往的爱学生,也希望能做到让学生爱我和我的形体课。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经验交流,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同事给予帮助、指导,谢谢大家!

——  一年级舞蹈老师  张倩

打造永不消逝的数学童年

多少年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教师们的课堂里,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阻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内含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漠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力量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然应看成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童年是一本美好而令人向往无字之书。都说,能和孩子打交道是何待美好和纯洁,而我却常常深感一种责任、一份期待。因为我需要思考:作为童年的见证者和引路人,身为数学教育工作的我们,究竟能为孩子们当下的童年生活留下些什么?

如果说,童年的生活需要有儿童文学、儿童画和儿童歌曲等作为支持,那么,一个必然的命题便从容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是否也已真正烙上了童年的印痕?今天的数学教育,是否已经开始为孩子们打造一个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数学童年”?
一、童年的数学应该五彩斑斓,充满想象的色彩。它瑰丽、神奇,富于想象力,常常能带领孩子走进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空间的数学世界。
[案例]“黑板上的巨人手印”
第一课正好上数学,探讨“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走进教室,同学们很快被黑板上那个长达一米的巨大手印(这是我事先用白粉笔勾勒的)吸引了。“这是谁的手印?”一向调皮的李隆基首先发问。问题一出,同学们哄堂大笑。因为谁都知道,没有谁会有这么大的手印,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不想,李隆基又突发奇想:“不会是巨人的手印吧?或许,昨晚有个巨人走进我们的教室,不小心留下了这个大手印。”说真的,当时我还真为他出奇的想象力所深深折服,但同时也暗暗觉得好笑,心想,这么小儿科的事,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并没有对此表示多少异议,他们反而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关于“巨人手印”的交流中来。“手印都这么大,那这个巨人该有多高呀?”“教室门这么小,他能走进我们的教室吗?”“如果真是巨人的手印,那么他的脚印该有多长呢?”……孩子们的探讨问题显然已经接近本课的学习。于是我决定就着他们的思路展开教学,并不失时机将自己的手按在巨人的手印上。也许是缘于一种情境的启发,学生们的议论再度升级:“老师,他的手印大约是你的五倍,他的身高会不会也是你的五倍?”“我知道怎么测量他的脚印了,因为手印的长度比应该和脚印的长度比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利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现在,我甚至能测算出这个巨人身体的每一部位的长度,比如嘴巴的长度,鼻梁的高度。”……于是,一场如何“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大探讨在孩子们的想象中拉开帷幕。
[思考]
数学从其源头看,本应是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任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背后,总是凝结并积淀着人类漫长的数学探索进程中一个又一个坚韧的步伐、一次又一次前进的脚步。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作为儿童,他们本身又是如此生机勃勃,充满思考与想象的激情。我们的数学教育,尤其是儿童数学教育,不能只是“数学”(科学意义上的)与“教育”的简单结合,从某种意义上,她应该和童话、诗歌一样,善于点燃孩子想象的火花、善于激活孩子思维的萌芽。
我们的数学教育不应只给孩子们展示那一片灰色的天空。一个充满色彩、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数学世界理应透过我们的数学课堂一步步向孩子们走来。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7”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自然数,它会因为“北斗七星”的存在而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遐想空间;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常常能听到类似的表达:“老师,我发现自然数中质数的分布就象绘画中色彩的渐变,或者象音乐中声音的渐弱,因为自然数越往后,质数的个数会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会如此深刻地铭记住:那个走进教室的巨人手印,那次因为巨人手印而引发的关于比和比例知识的探讨和争辩……
二、童年的数学有它与众不同的逻辑和视角,她鼓励自我、张扬个性,充盈着对儿童独特数学思考的激励和肯定。
[案例]“我剪出了圆的周长”
课堂上,我和孩子们正在探讨“如何测量圆的周长”这一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用绳子围,有的说可以在直尺上滚,也有的说可以将圆多次对折,然后量出小扇形的弧长再通过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显然,孩子们的方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于是,稍作小结后,我决定进入下一板块的教学。不想,平时聪明机灵的的徐泽林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还能用剪刀剪出圆的周长。”“什么,用剪刀剪出圆的周长?”几乎在同一时间,我和孩子们都将猜疑的目光投向了他。然而,他却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把略作加工的剪刀,从容地走上了讲台。“这是一把特制的剪刀,我在剪刀的刀刃上贴了一张标有刻度的小纸条,用这把带刻度的剪刀剪圆时,只要每剪一次,记下剪刀剪过的距离,最后再相加,就可以大约求出整个圆的周长了。这样,‘圆的周长’不就剪出来了吗?”……
课后,我找徐泽林谈起这一想法的由来。她笑着告诉我:“还记得有次你要上公开课,让我帮你剪圆片吗?剪着剪着,便就突然联想到这上面来了。要说,那还真得谢谢那天的剪圆活动呢。”送走他后,我深深地陷入沉思。
[思考]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数学背景都是如此丰富而独特。我们可以称之为“街头数学”,或者是“民间数学”,但它们的存在至少对我们的数学教育提出一种崭新的要求与表达方式,那就是:唯有走进儿童的数学世界,才能真正和孩子们一起并肩看风景!
走进儿童,首先就意味着一种宽容、一种理解和欣赏。当孩子与众不同的想法、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视角展现在你面前时,你是否首先能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是否善于从孩子们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是否能排除自我经验的干扰和成人的“文化优越感”,而以一种“平等中的首席”之身份介入对问题的思考,进而与他们一起交流、沟通、协商?其次,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气与气度。一个不善于进行自我批判和深刻反思的教师是很难真正看清孩子眼中那片美丽的风景的。当孩子们的想法与你发生冲突时,你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是否定、改造他们的想法,还是更愿意相信他们思维的合理性,更愿意从肯定、理解、揣摩的角度去对待?事实上,这当中面对的恰恰是一种教育的抉择,而抉择的背后映射的正是为师者思想和人格的魅力。
生活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无法预设儿童的生活,也就势必无法看透和把握每个儿童的前数学世界。试想,如果没有“帮我剪圆”的经历,“剪出圆的周长”这一怪诞的想法又将从何而来?是生活丰富了儿童的世界,而儿童世界的丰富又拓展了我们的数学和教育。
三、童年的数学可以是直觉的、模糊的,它强调准确性和科学性,但同时也能包容错误与偏颇。它用一个宽阔的胸怀包涵着孩子们并不完整、科学、精确的数学思考,唯独怕自己的苛求磨灭了孩子们探索的激情与冲动。
[案例]“数学概念与数学规则教学”

上学期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当学生已经感受到用“2+2+2+2+2+2+2+2+2”表示“9个2相加”比较麻烦时,教师直接告知乘法算式“2×9”是一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去“创造”一种新的算式表示“9个2相加”也是一种方式。但后一种方式更加充满挑战,也预示着更多生成的可能。在我的课堂里,有学生选择了“2+2+……2(9)”,有学生选择了“2+2(9)”,有学生选择了“2”,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又有学生选择了“2·9”或者“2★9”等。静态、冰冷的乘法概念在这一刻绽放了绚丽的光芒。可以想见,这些看似不太科学、不够准确的“乘法”表达形式背后,折射出了学生多少生动、活泼的数学思考。

再如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作为规定性知识,直接告知未尝不可。然而,倘若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思考:如果将长方体12条棱中擦掉1条,你还能想像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如果擦掉2条、3条……呢?试一试,看至少留下几条棱,才能确保想像出长方体的大小?当学生在经历尝试、探索、操作、优化等数学活动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三条棱(如图)时,规定性的数学常识“长、宽、高”在这一刻被“活化”了,并被学生生动、深刻地予以建构。我以为,像这样的“头脑创造”可以还原数学概念的内在生命力量,相对于概念的授受而言,其文化价值显然更大。

比如教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是绕不开的计算规则。在成人看来,“从个位加起”应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但学生究竟会如何理解、建构这一规则呢?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24+18的笔算方法,没想到,竟有不少学生选择了从十位加起(事实上,要合并两堆小棒,我们通常不也是先数数一共有多少捆,然后再将零散的小棒满十根一捆,最后得出结果的吗),过程如下:

24+18=42

面对这一状况,草率地否定这一思考显然不够理智,急于纠正更显得缺乏智慧,还是让他们自己在比较中去发现、去感悟吧。结果,正是这样一份理解和从容,不但让他们在两种不同计算规则的比较中深化了对“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认知,同时也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计算规则丰富和确定的辩证统一,体验到了规则生成过程中丰富的数学思考。

[思考]

即便在“学校数学”的范畴里,概念通常也是以一种冷冰冰的姿态呈现在教材或者课堂上。但我们应明白,任何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生成,都经历了数学家无数的观察、分析、猜测、实验、判断、辨析、调整、优化等一系列数学思维活动。由此想见,即使是静态的数学概念,其必沉淀下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考、数学观念。如果课堂仅仅停留于对数学概念的被动认识、理解和传递上,那么内涵于“冰冷的美丽”背后的这些“火热的思考”将无法为学生所触及、所分享,数学概念“可能”的文化价值也无法成为“现实”力量。

四、童年的数学应该充盈着一种游戏化的精神。孩子们沉浸其中而留连忘返,忘我地体验着、感悟着、创造着。
[案例]“由布丰投针实验想到的”
数学活动课上,我正引导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进行着数学史上著名的“布丰投针实验”:画一组间距均为1厘米的平行线;准备一些长度为1/2厘米的小棒;将这些小棒自然地扔在平行线上;数一数多少根小棒与平行线相交、多少根小棒没有和平行线相交;算出这两个数据的比值。当结果出来的那一刹那,或许他们怎么也不能相信,摆在每一组孩子面前的实验结果竟是如此惊人地相似:比3大一些,有些甚至接近于3.14。“这不正是π的近似值吗?”“难道这只是一种巧合?”孩子们纷纷议论开去。“大家是不是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作?如果再给你们一些时间,大家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就这样,讨论声、交流声再度此起彼伏。有人说,“如果小棒数再多一些,情况又会怎样?”有人说,“是不是小棒的数目越多,最后的比值也越接近于圆周率π?”也有人说,“如果小棒的长度不是平行线间距的一半,而是和间距等长,最后的结果又会如何,会不会是2π?”更有人说,“如果我们将等间距的平行线改为等距的同心圆,其他条件不变,最后又将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不难想见,在这样一种蓄势以待的求知状态下,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怎样的一份渴望探索的目光。于是,接下来的整整两节课时间,孩子们沉浸其中,全然忘却了一次次响起的铃声、忘却了窗外孩子们嬉戏追逐的身影……
[思考]
一项工作完成的效率之高低或质量之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于这项工作的投入程度。游离于其外,自然就事倍而功半;沉浸于其中,无疑是事半而功倍。工作如此,教育同样也不例外。
于是,想起了孩子们游戏时的那份忘我和投入,想起了孩子们面对喜闻乐见的活动时那份兴致勃勃和目中无人,突然醒悟:教育,缺少的不正是这样一种游戏化的精神吗?什么时候,我们的数学教育也能让孩子们沉浸其中,而全然忘却身外的一切,这将是一种何等理想的教育境界呵。
回想上述案例,孩子们如何会这般投入与痴迷?不正是因为“布丰投针实验”的结论让孩子们倍感惊异,进而深深地为它所吸引,欲罢不能?与其说,孩子们正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毋宁说,他们正从事着一项极具探秘色彩的游戏活动。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整个探究活动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学习,至少它已经浸染上了一种游戏的精神,一种足以让孩子投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游戏精神。试想,一旦这样的游戏精神能萦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习还会是一种负担,教育还会走进“教师厌教、学习厌学”的窘境吗?
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育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为孩子们所关注、喜爱、认同和向往,我想,走出数学金字塔的神秘殿堂,摒弃数学古板、枯燥、令人敬而远之的严肃面孔,让数学真正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儿童,和“儿童文学”、“童谣”、“儿童画”、“儿童音乐”一样,在回归童年中寻求小学数学教育的真谛,这应该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选择。

—— 二年级数学老师  王鑫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早上好!几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春天二月的早晨,我来到云大附一小加入了这个大集体当中。当时我像个小学生一样,坐在下面用纸笔记录着老师们的教学经验交流内容,有醍醐灌顶之感,也有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想。今天我在这,不能说经验交流,只是将自己在教学成长中尚且稚嫩的教学活动向师长们汇报。

刚参加工作,青年教师课程竞赛时的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我选的课文是和邓小平有关《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在磨课阶段,我的板书设计得很简单毫无新意,韦老师在帮我评课的时候说:“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马上点醒了我,引用中学雷彤云老师说的一句话——豫剧大师常香玉说:“戏比天大。”作为老师,化用一下,就是“课比天大”,对这“比天大”的课,儿戏不得,敷衍不得,轻慢不得。

一年过去了我在带一年级,语文书中《春到梅花山》一课是篇很优美的小文,我很想把这篇课文上好,让学生体会景之美、文之美,可当中一个词儿的理解却把我难住了——“人潮涌动”,其中这个“涌”字用得极好,可我该怎么向6岁的孩子解释这个字呢?我带着问题向甘老师请教,甘老师说:“在课堂上你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门外去,然后让他们一个一个排着队进来;之后你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门外去,让他们一齐进来……”甘老师的话音还未落,我就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操作起来既简单又能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马上很直观地理解了这个词语,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在之后的教学中,学习到和梅兰芳有关的课文,我们就请滇剧表演艺术家到学校来,孩子观看到了一个英俊男儿经过化脸、换装变成仙女的整个过程,我再讲“反串”的时候,孩子们就很能理解了;在背诵春天诗歌的时候,我就带着孩子们到科技园,摸摸刚发芽的小草。再回到教室,读“嫩芽”一词时,孩子们的感情都不一样了。上《石榴》一课,我们就带石榴来,互相品尝一下,评选出最甜的那个,大家尝一尝,对,这就是课文里说的“甜津津”。

教写作是比较难的一个教学内容。二年级,写小动物作文的时候,我们请孩子们带一些小动物来,杨菁班的孩子带了龙虾,我们班的孩子带了金鱼,还有带小白兔,小乌龟的……大家资源共享,那天习作课热闹又有序,我发现班上男孩子们也是有一颗柔软的心灵的,一篇篇通过真真实实、仔仔细细观察写出来的作文确实比凭空想象的要好。写秋天的作文,我们就到校园里的银杏树下坐坐,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我们班一个女孩子拾起一片金色叶子用钢笔在上面写道:“当你走过秋天的时候,你会发现秋天是美丽的。”多么好的句子啊!我们常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这样惬意的环境却是需要营造的。写水果,我们就带水果到教室来,我就在讲台上给大家切水果,孩子们指挥我怎么切,我就怎么切,拦腰切苹果发现了五角星形的果核,拦腰切橙子里面的果肉像雪花。大家尝一尝水果皮的味道吧,杨小可告诉我,她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吃石榴皮了,又苦又涩。但是,在孩子心里确埋下了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种子。我们去年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四班节,在自愿的前提下穿着不成双的鞋袜,戴不成双的手套,有的小姑娘甚至扎了两边不一样的发型,穿了有不同花色的裤子。我只敢带了不一样的两支耳环,并向他们解释:我胆子小,怕人笑话,老师羡慕你们敢做不一样的自己。

向学生承认自己的不足,平等对待学生这是我从蒋老师身上学到。她去年带一年级,我们都知道带刚入学的小朋友是非常辛苦的,但我常常看到她再辛苦都是弯着腰、带着笑和孩子们交谈的,这一天下来肯定腰疼。校园艺术节的一天晚上,我来学校看演出,遇到蒋老师班毕业的学生,他们问我:“蒋老师呢?蒋老师怎么不来看节目?她最近身体好吗?”我想当老师,有学生惦记,是十分幸福的!

在云大附一小还有很多教学水平高,教学有特色的老师,值得我学习。面对各位老师的时候,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在很多老师的帮助与指导,我在教学才得以成长。平时不善表达,在这里要谢谢大家在工作上给予的帮助和生活中给予的关心。

—— 三年级语文老师  余秋馨

英语教学的一点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回顾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历程,感觉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有的只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自从8年前来到云大附一小,我便站在了英语课堂的讲台上,致力于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英语?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圣诞节?……让学生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看到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和文化。

而对我而言,一直以来在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提升自我、改进教学;如何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英语教学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以下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向老师们作个汇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

一、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知识,更需要关爱,关爱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责任,作为老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业务、敬业的精神、全面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关爱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们年龄虽小,但他们都有着一颗敏感而真诚的心,只要真心关爱他们,他们一定会有令人惊喜的回报。“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赢得学生喜欢,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向着老师引导的方向发展。一直以来,我力求做到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益友,我激励自卑的学生,关爱后进的学生,点拨自负的学生,发现特殊的学生。用心去与学生交流,用爱去抚慰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敞开心扉,时间久了,与学生们的距离就拉近了。

二、精心教学,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现在正处于教育改革时期,既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又要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要求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效率。在英语课堂教学上面,我觉得我们可以将生活和课堂相结合,可以用幽默的言语,动人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首先,在观念上学习英语时最应该讲求“生活化”和“真实化,”即应该首先满足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用语需要,让学生学完后即可用上。举例来说,在人教版三年级课本教材上关于打招呼的一课还是在教千篇一律的: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而对于生活在昆明的人来说,见面和朋友打招呼的话,不是:“你好”“你好吗?”而是“你要克哪点?我要克整喃。。”如果让他来学“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那他一定学得很快。所以,可以在课本知识以外做一些拓展与延伸,以契合真实生活。

其二、创设情境,寓英语教学于表演中 ,小学生有活泼、可爱的天性,他们很乐于参与活动,乐于表现自己,他们善于模仿,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从动作、表情、语言等形式来参与活动,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因此,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对话、表演、游戏、歌曲等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比如:课本中讲到身体部位名称时,我就指着自己的头、脚等部位,让学生当场表演,边指边学。使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感受、 理解,最后达到掌握和运用的目的。再比如猜谜游戏时,用英语给出相应的提示,让学生猜出对应的物品。 在对话表演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伴以形象的动作和声音,让学生们争着模仿和表演。在学生的生动表演 中,让他们记住英语的日常用语,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运用并学 会了句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吧!为了表演好,学生们还会积极准备小道具,并设计动作,小组合作,共同商讨。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互帮互助,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

其三、利用竞争、比赛来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乏味、紧张的学习,会抑制学生的 思考,从而也降低了学习效果。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我都会采用“竞争、比赛” 的形式,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活跃思维。例如:开展单词拼写比赛、 听力比赛、讲故事比赛、抢答比赛等。在丰富多彩的比赛中,学生的大脑始终会处 于兴奋状态,学生的思维非常敏感,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在最后我想说的是,过去的2015这一年,我们有感动,有欢笑,有挫折,有迷茫,有着许许多多的美丽定格,有着色彩缤纷的动人瞬间。在过去的日子里,在与大家相处中的点点滴滴,都将化作我人生经历中的一段宝贵财富。

在和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虽然有喜有忧,有怨有爱,但因为有学生与我相依相伴,我的生活才就有了百般回味。我曾,在学生们学习不专心时,为他们着急;在学生们犯错时,为他们生气。但是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足以让我高兴许久许久,他们每一个会心的微笑,每一个童真的眼神,每一声真情的问候,都让我温馨,让我感动。我从心底里热爱所从事的这份教师工作。

而今迈进2016年,这是一个播种希望、挥洒汗水并期盼收获、期待成功的一年。新的一年,新的学期,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我们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因为在这里,有我们辛勤耕耘的老师们,有勤奋好学的孩子们;在这里,有我们对生活的激情,更有我们对未来的渴望;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团结奋进,勇往直前,共同谱写人生新的篇章吧。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老师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愉快,谢谢大家!

—— 四年级英语老师  吴舒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已是我来到云大附小的第五年了,今天能在此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让作为理科生不善言辞的我诚惶诚恐。如有言语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巴勃罗·毕加索曾说过:“你的工作才是你生命的终极魅力所在。”我时常问自己,你可曾为它真正地做过努力?还是在抱怨和嗟叹中蹉跎了时间?从教五年,于我而言,是经历了一段“传承与创新”的艰难历程。

五年前,我结束了到一所高中实习近一年的时光,离开大学校园,来到云大附小,满心希冀和期待。但很多事情单靠勇气和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与之匹配的能力和努力。当时的我也以为小学数学教学再如何也难不过高考数学,拿到教材浏览一遍,看似如此简单易懂,没承想接手一年级的第一天就傻眼了。第一天上课,我请教了郎老师开学第一课要上的内容,郎老师告诉我,要练习静息坐正。当时我诧异的神情,现在想来,只觉愚钝。大学时只知数学教学重在把知识点讲清讲透,让学生学懂知识会解决问题,可如今,讲台下坐着的是一群稚气懵懂、毫无规矩方圆的孩童,于是摆在我眼前最大的难题不再是艰深的高考题,也不再是微格教学中一遍遍地讲课磨课,而是如何摆平这群“顽童”,让他们学会听课。

幸而此时得到了黄老师和数学组全体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每位老师都不吝赐教,有问必答。学校还开展了“一对一师生帮扶结对”活动,我有了第一位指导教师——杨老师。于当时教学经验缺乏的我而言,好似雪中送炭。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我为她极强的课堂掌控力、对学生的调动、激励的能力,以及课堂的高效性所折服,也意识到了我的缺点和不足——对学生的评价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语言激励远远不够,课堂上讲的太多,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离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顺学而导”相距甚远。同时,也逐渐学会了如何掌控课堂,怎样鼓励激励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的各类学习讨论活动,让课堂有“规矩”,并让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数学课。

至今,我仍得益于杨老师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每天批改完作业,都会在将要布置的作业顶头写上需要改错的页码和激励的话语,以便第二天批改时检查作业改错,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例如定期整理试卷上的错题,认真反思;例如四人小组学习,学生之间一对一组合,结对比赛等等,都是杨老师给予我的宝贵财富,使我受益匪浅。

说到如何管理学生,更多的是在平时每一天里和韦老师、和五年级组各位班主任老师一起工作、学习,耳濡目染中得到的收获。特别是和我搭班的班主任老师,不仅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有效的管理学生的方法。五(1)班的徐老师工作高效,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和正能量,让孩子们对于学习和班集体也富有责任感,积极向上,团结拼搏,多次在运动会上取得团体项目和总分的优异成绩。不仅教好语文课,对于其他科目也非常重视,每节课都让科任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纪律和学生表现打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所有科任老师的工作给予理解和全力支持配合。何老师同样对学生事无巨细,无微不至,不仅是同学们的班主任,更像是他们的妈妈。甚至孕期不顾自己的身体,坚持认真工作到期末工作顺利结束。而曾老师接手五(2)班工作以来尽心竭力,大力整顿班风班貌,每天午休都不回家休息,坚守岗位,培优辅差。曾老师希望学生能与智者为伍,与善者同行,让我钦佩。

我的第二位指导老师——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一位高深莫测的技术控,这么说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而是他乐于钻研、好学善思的精神感染了我,让我学对于数学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多地去追根溯源,不仅教会学生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其中缘由。“博观约取,思者常新”,我觉得这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整数除法时,不仅要让学生会计算、算正确,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明白如何试商、调商,明白为什么要除到余数比除数小为止……等等。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自己对知识点掌握到位,思考得足够深入,才能讲解清楚,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

到了四年级,我收获了我的第三位指导老师——冯老师。中高年级课程难度逐渐加大,每每我提出想去听课学习,冯老师从未有过推辞拒绝,哪怕我有时一周五天有四天时间都去听课,她也不厌其烦,悉心指导。冯老师的课堂就如同她的性格一般,敦本务实,厚积薄发。从教伊始,备课时我不得其法,除了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之外,还购买了多个版本的教案作为参考,每堂课力求设计精巧,准备一节课常常花费一整晚时间,却仍有诸多不如意之处。现在更多的反而是回归教材,不再被教案上的精妙环节设计所困,而是从教材入手,抓住重难点,重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冯老师让我明白,所有的绝妙教学设计,如果不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都是无效和枉然,必将弃之如蔽履。反之,一堂朴实无华的数学课,如果能让知识点简明易懂,能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一节好课。

不仅是我的指导老师和搭班老师,学校领导、数学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各位老师也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宽慰、支持与鼓励,让我可以一边“教”一边“学”地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有时,学生的思维也会成为我灵感的源泉。

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我介绍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也曾担心孩子们分不清分子和分母。这时,一位小男孩举手与我们分享他的发现:“分母在下,分子在上,就像幼时妈妈把我架在肩膀上玩耍一样。”而学习四则运算运算顺序时,孩子们又有了自己的发现:()像老奶奶一样弯了腰,[]像站得笔直的年轻人,我们要尊老爱幼,自然要让老奶奶在前,年轻人在后。所以,要先算()里的,后算[]里的。这时,一个小胖子战战兢兢地举起手来,支支吾吾地说:“()像吃多了的小胖子,[]像吃得少的瘦子,自然是吃得多的小胖子先跑厕所漏!”全班哄堂大笑,却再没有人算错()和[]的运算顺序。而我们阳春白雪,雅俗共赏。

对于同学们,我也曾一味严厉地对待,但却适得其反,使得他们叛逆,反感,收效甚微。想起《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影片,教师并非是在制造机器,而孩子们也并非机器,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各异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于是反思自己,遇事多一点耐心,多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措施,对症下药,反而效果很好。我向孩子们提倡“专时专用”的理念,让孩子们在学习时间全身心投入,不一心二用,不拖沓、不马虎了事,认真刻苦学习,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方能放松愉快地休息玩耍。

我努力去做一名有原则的老师,在课堂上做到宽严有度,不放过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表扬,并激励其再接再厉,不得松懈;反之,在学生犯错的第一时间坚决指出,督促其反思并改正。

在带孩子们认识了各种计数方法和古代中国、罗马数字之后,让他们尝试有依据地创造一种计数方法;允许他们的算法多样性,可以选择喜欢的画图工具进行绘图;可以自己总结规律、归纳知识点、编纂口诀;但对于数学的严谨性却丝毫马虎不得:画三角形的高必须要标明直角符号以及对应的底和高,缺一不可;在讨论积和商的变化规律时,必须要清楚 “扩大”和“增加”,“缩小”和“减少”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叙述时不得出错。

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出了这样一道非常好的题目:8.4÷0.6+8.4÷0.4,全班有一半学生出错,明明是不能简便计算的题目,很多学生却自己发明了“除法分配率”进行简算。在试卷下发后,我首先表扬了孩子们有想法有创新,但又批评了他们为学不严谨、不进行验证,违背了数学的严谨性。之后,和他们一起探究了除法对于被除数和除数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分配率”,并进行了验证,这样,让学生不仅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也学会“猜想——验证——归纳——运用”这一研究方法。

即坚持每天检查学生前一天的作业改错,坚持让绩优生每天做一道趣味数学题,坚持不放弃任何一名后进生,也坚持每天的数学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坚持下课尽量不拖堂,坚持晚托活动课让孩子们到操场放放风,坚持课余时间带孩子们玩魔方、鲁班锁、九连环等益智游戏,坚持学英语和读书……

坚持做自己。即可以站上讲台义正词严地教学,也可以脱下高跟鞋赤脚和孩子们赛跑。

每当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每当累到感到心力交瘁时,我就会想起我在初中时敬爱的班主任张老师。当时全年级6个班,我们班是成绩、纪律,乃至班风班貌中最差的班级,学生叛逆轻狂。到初三时,他临危受命来接手这样一个班级,尽心竭力、鞠躬尽瘁,用心去改变每一个问题学生。想起在他母亲去世他如此憔悴哀伤、心脏病发作医院下病危通知书的时候,他为了帮我们好好复习,让我们不拉下一节课,毅然决然地放弃住院治疗来给我们上课。想起他苍白的脸和没有一丝血色的嘴唇,想起他用手扶住讲台努力支撑着病重的身体,更想起,那天我去办公室交作业时,他虚弱的身影笼罩在夕阳之中,发丝夹杂了缕缕白发,左手手背上插着针头,挂着袋装的简易针水,右手还在一刻不停歇地为我们批改试卷。一双苍老的手上,布满了自己扎的针眼和遗留下的疤痕,让人不忍直视。我站在他的身后,静默的伫立了许久。

他让我明白,学生会因为一位老师而喜欢上一门学科;让我明白,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也让我明白了,用一生做一件美好的事情,便是幸福的。

我想,这就是我做一名教师的初衷:尽力去做一名像他一样的好老师,用真心对待孩子们,毫无保留,不求回报,不计付出。

常常担心教的不够好,有辱了云大附小的盛名,拖了年级组各位工作勤勉同事的后腿,但更怕的是有一天孩子们忆起学生时代,觉得因为有我这样一位老师而误了他的一生。如若这样,将会一生于心有愧。

回望五年时光,喜忧参半。

给予我帮助的人太多,但在此提到的却甚少。想对全校每一位给予我帮助的良师益友,道一声感谢。当我面对这个人声鼎沸的世界,当我在教学工作中遭遇困境时,不再无助和仓皇。

以上刍荛之言,与其说是经验交流,不如说是自己五年来的心路历程与些许思考。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涯里,时刻鞭策自己,安稳时不可懈怠,而是要自觉地去反思,努力进步,不辜负学校的期望和信任,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也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

—— 五年级数学老师  冯慧瑶

寒来暑往,不觉间到附一小已逾五载。五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悉心帮助下,虽无甚建树,却也颇有一番心得。承蒙年级组及领导抬爱,有幸将几年来的一些所思所感与众位前辈及同仁进行一番交流。若交流中有何不妥之处,还望众位见谅并批评指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何为师?韩昌黎之《师说》已言之。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为传道?道者,路也,亦可称之方法。传道者,传之以做人做事之道,授之以学习之法。何谓授业?余所谓之知识也,授业者,授人以学识。何谓解惑?所谓“人孰能无惑”,惑者,疑惑也。解惑者,其所为解除心中疑惑哉!所以师者,授之以道,传之以识,解之以惑也。余观中华之历史,师之起源久也。曾有春秋之孔夫子,其下弟子逾三千人,集其大成者七十有二,其所为师之楷模。自此之后世,凡有大成者,必有其师焉。亦以此,师道之鲜于中华者数以千年。

吾习《易经》已逾载,细思之,颇有感,今余以其一卦尽述心得。《易》有一卦曰:蒙。所谓蒙者,蒙昧也。为师者,所以启其生于蒙昧也哉。山水蒙,为山,坎为泉,山下出泉。泉水始流出山,则必将渐汇成江河,正如蒙稚渐启。所以为师者,启生于蒙昧之中,蒙昧启则智者出,智者出则学业成,学业成则国家兴。所以师者,可谓之系一国兴衰。纵观中华之史,为师者,地位崇矣。

余所谓为师者,重在启蒙昧。初,生入校,蒙昧未开,心智未成。师以规矩教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待规矩成,则学业可授矣。然有父母者,护其孩童于膝下,疼其幼子于心中。不解师之孤诣苦心,师行以规矩之教,懵懵然而阻之。师以苦言劝之,亦不解焉,以至于其孩童入学堂而不识规矩,父母所误大矣!以余近年所悟,教育者,以生为主,教师帮之,父母辅之。教之以规矩,晓之以感情,动之以道理。此三者协力同心,生之昧,启者易矣。《易》所云:“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所谓启发蒙昧,其难如去刑人以桎梏,其难也哉!

蒙昧既启,规矩已成,可授之以业矣!然授业之艰,世人知之少矣。以孩童之顽皮,学业之艰涩,吾亦以此授之。晓之以理,说之易,然做之难矣。吾授业,需化繁为简,需循序渐进,需因人而异,需教授有方。故教师之教,学业欲成,师必苦心备课。备课者,需明知识,晓学生,懂重点,知难点。所以师之备课,必先备其教材,通晓教材之所讲,明白知识之难易,择其方法而教之。待熟络教材,明确教法后,再备其学生,以学生学习理解之情况而引导之。所以师之授业,需把控学情,纵观全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授业不仅仅在于学,更在于习。授课毕,师需根据生之学情。布置其作业于课外,使其 “学而时习之”。

为学者,所处共一教室,所教亦共一老师。然学有不同者。所为何也?吾以五年观之,同一班级之学生,上课之状异矣。认真听讲者有之,懵懵然者有之,身在教室心在外者亦有之。吾观之,学之有成者,不外乎方法也,学之懵懂者,亦在其方法。纵观吾为生为师之经验,学习者,在其方法。学有其法,其学也易,学无其法,学之难矣。然人之思维各异,所需之方法亦千差万别。所以欲找其方法,必多做尝试。学之精髓在于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可见学而不思,其惑也深。为师者亦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欲使其学有所成,必先教其善思。善思则知其所学,知其所学乃知其法,既明其法,则可触类旁通举一而反三矣。

学在思,思可得其法。亦说之易,做之难矣。善学者,对其所学必先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通晓其来龙去脉,化繁为简,以自身之实际,思之、想之、记之、用之。经年累月。学之方法既成。然生年幼,正当其稚气未脱,心智未成之时,其所见所闻所感亦有限。吾所授之,生未能通其意,晓其理。见其形而未知其意,其学也难。然吾悬悬然而讲之,生亦只知其意而未见其形。故生若默而记之,囫囵吞枣,未能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其智困矣。故师之授业,重在授方法、晓智慧。生欲得其法,必先思之。所谓思考,其本在于思,无所谓对错。真理谬误,差之毫厘之间。思之其对则赞,思之有误则改。长此以往,生必以所见所感印证其所学,思之而知其所以然,进而得其法。得其法者,其学也易矣!

然吾观学生,善思者寥寥无几。其坐于课堂,人云亦云。凡师所授,不知其意,只背其文。至于考试,稍有变动,其所会者鲜矣。更有甚者,凡课堂所讲至于试卷,稍加变动,其茫茫然也哉!为学之道,何至于呆板以致如斯!故吾辈于讲台授业,所讲不必细致如针,所言亦不必面面俱到。吾需留白与课堂、发问于学生,使其思考,纵其错矣,亦让其思之改之。如其确是不知,吾解其惑。长此以往,善思之风日盛,既已善思,其学习之方法亦成矣。方法即成,其学也易矣,吾所教亦易矣。

学在其法,考亦有其法。有生者,坐于考场,胸有成竹,其洋洋之状,观之可畏矣。试卷发之,半刻一小面,一刻一大面,顷刻之间,其卷大成。有师言,细察之。其所谓“此卷易矣,考之满分也易矣,何必察?”余时,其百无聊赖乎!然试卷发之,观其卷,错数不胜数,问之,乃言:“大意耳,需以此为戒,必不覆今日之错”然其覆之······此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在其考试不得其法也。余以为考试,必先揣摩题意。知晓题意,后再作答,如此粗心之祸少矣。然吾观其生,略看只字片语,乃作答。问之以对,其答也错,问之以错,其答也对。如此,错多焉。故其考试,必让生细细揣摩题意,知晓题意后,再细细作答。如此以往生终究知其学之所困,知其所困,方能查缺补漏。查缺补漏,则其学日进矣。

文即末,余欲言当今之世对教师之看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礼仪之邦泱泱五千年,所出仁人志士何止千万。仁人志士出,其必有师焉。若无师,则蒙昧不启,义士难出;若无师,则礼仪不彰,廉耻难明;若无师,则中华文化如敝履弃之山野之间。然当下之世,师道之不显久亦,世人亦对当世之师流言颇多。然身为附一小之师,吾辈皆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箴言。吾辈所行之教,虽不敢言鞠躬尽瘁,但也不昧吾辈之本心。思之想之,乃有此感。谨以此共勉,善哉!

—— 六年级科学老师  范涛

initpintu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