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厌学的孩子
在心理辅导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不同程度厌学的孩子,给老师、家长和学生带来了不少困扰。盲目地展开心理辅导或者是批评教育的活动,不但不会起到有益的影响,反而还会使厌学的孩子受到更多的伤害。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孩子不愿意上学的行为是否严重,根据大量的心理辅导案例,我们大概以三种不同程度的厌学来划分厌学的情况: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轻度厌学的具体表现为:以前很喜欢上学、上学很自觉的孩子,现在上学前总是拖拖拉拉,放学后喜欢说:上学没意思,真不想去上学;回家后总是说:真累,真烦,烦死了;嘴里一边这样说,但是每天都还能够坚持按时上学,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大意,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只是随便地说一说,孩子不会不上学的;更有一些家长会侥幸地认为,我家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很会教育孩子,厌学的情况不会发生在我的家庭,我的孩子不会厌学的。
这个时候必须静下心来跟孩子好好沟通一下,沟通的时机最好是孩子情绪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问问孩子,最近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烦?为何总是叫累?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在学校跟谁交往不顺利了?是不是学习成绩下降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刺激或是挫折了?等等,如果孩子不愿意跟家长交流,不愿意对家长说,那说明,家长和孩子之间在沟通上出现了重大问题,这种情况,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并加以解决;也可以请老师或者是与孩子平时关系要好的同学来一起帮助开导孩子解决厌学的困扰。
如果孩子愿意沟通,在找到问题后,积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支持讲大道理,因为中学年龄阶段的孩子思维已经较为成熟,很多孩子其实都明白父母、老师讲的那些大道理,不支持父母、老师在这个时候发表长篇大论,更不支持父母、老师找自己觉得有权威、有能力的外人参与说服,因为这种孩子不太喜欢别人知道自己太多的问题,更不愿意将事情扩大化,他们还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和面子。不管是否能够正常沟通,决不允许拳脚相加,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那样只会加大问题解决的难度。
如果是中度厌学症状,具体表现为:孩子断断续续上学、上网或娱乐时间开始加长,起床时有难受的感觉、上学拖拉行为加重,懒散情绪开始加重,情绪波动加大,脾气慢慢变大、焦虑度增加、放学回到家里能感觉到孩子很累、很疲惫,以前很听话的孩子开始任性、固执和不讲道理了等等,这些行为是症状加重的表现,这个时候,父母和老师有两件事情不可做:第一、冷暴力、忽视孩子的行为;第二、整天长篇大论地讲大道理,对孩子没耐心、急躁;这样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是个很敏感的人,负面反应会加大孩子的情绪波动。
中度厌学的处理方法,首先还是沟通,沟通的时机和模式和初期相同,询问孩子问题的同时,只是让孩子觉得父母很理解他,知道他的现状不是装出来的,不是不听话的结果,这样就能减轻许多孩子的压力。无论是上面哪一种问题,处理方法如下:第一、不讲大道理;第二、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放松自己;第三、让孩子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第四、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孩子暂时离开一下压力源,出去走走,缓解一下情绪;第五、以上方法如不管用,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如果是重度厌学症状,具体表现为:基本上不去学校、不愿意出门、害怕出门、封闭自己、上网或娱乐时间无法控制、情绪波动大、喜欢发脾气、有的孩子还砸东西;非常任性、固执甚至偏执、好高骛远、说一套做一套;说话不算数,说好去上学,到时间又不去,借故自己的身体不适,强词夺理、有的连书都不动一下,整天感觉很累、很疲惫、作息时间开始无序,有的只要不跟他谈及上学的事情,什么都好,一谈上学就发脾气等等。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和老师千万不要跟孩子去探讨上学的事情,因为孩子已经无法上学了,也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因为孩子什么道理都懂、都明白,但是自己就是到不了学校,有机会就多陪孩子聊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多陪孩子出去走走,如果白天孩子不敢出门,就晚上出去或是远离熟悉的人群,出去旅游一下,尽量保持跟孩子的亲密关系和正常沟通,因为这个事情建立深层的亲密关系才能更好地找到孩子厌学的诱因和解决方法;然后想办法请孩子信任的老师或者心理老师来帮助孩子。
供稿部门:德育处阳光动力心理咨询室
撰稿人: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