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无罪,其祸在人

“罂粟米,性寒,食利二便,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汤饮,甚利呕逆、腹痛、痢疾。”罂粟之于古代乃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唐宋更位列藩夷贡品。其花妖艳而不失矜持,果壳也是上等的香料。

而今,人谈罂粟者无不色变,视之犹如洪水猛兽,却不知所由,而不知所由就引出了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企图一试而知之,而此一试人便不能自拔堕入了魔道。

我们谈禁毒,多是以教育科普其危害,以法律、强制措施打击吸毒、贩毒、制毒。却未让公众全面了解什么是毒品,为什么吸毒又为什么禁毒。以至于我们总会认为吸毒者是无端生事,自讨苦吃。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本书名叫《红处方》深刻的纪录了她在戒毒所的所见所闻,与吸毒人员的交流,及吸毒人员的心理、行为、吸毒原因等。书名以医院管制级别最高的红处方代指毒品,足见其危险性。

书中提到,人的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它是一切快感的来源,毒品进入人体后,可以充当它的替代品,并大幅增加血液供氧,产生远高于正常水平的快感,使人快乐。这种快乐与农民喜获丰收,学子考上大学的快乐是一样的。但这二者都是要靠艰苦劳动、努力学习换来的,而吸毒者却可以通过吸毒轻而易举的得到这种快乐,并且更强烈百倍,颇有不劳而获之感。吸毒者通过毒品摆脱烦恼,逃避责任,获得一种虚无的幸福。但当药效过去时,体内的氧含量骤然下降,人体正常的供氧机制被破坏,过度兴奋的器官开始疲劳,人痛苦不堪,必须继续使用毒品才能维持兴奋。而日积月累人体对毒品的抗性也不断上升,始时五十块的海洛因就能使人欲仙欲死,彼时可能需要五百块才能解除痛苦。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是毒品,长时间大量使用毒品使毒物在身体里越积越多,细胞长时间过度兴奋,导致疲劳衰竭,终致死亡。

一个吸毒的人是一个懦弱而不负责任的人。他们通过毒品逃避现实的悲哀,逃避自己的不堪,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巨额的毒资,自己又没有劳动能力,只能败光家业,甚至去偷去抢或者走上贩毒的道路。这是对家庭、社会的不负责任。

近年来明星吸毒事件绵绵不绝于耳,其作为公众人物被大众关注,一个吸毒的事件发生在他们身上,影响就会被扩大百倍,明星吸毒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有人说吸毒是为了寻求灵感,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粉饰的借口。毒品能够使人产生幻觉,但并不能使人得到灵感,明星的成就来源于自己的努力,若说毒品真可以给人以灵感,那老烟鬼岂不都成了大艺术家?

不论身处哪个行业,如果自己内心有非常坚定的意志与责任心,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充实自己,就绝不会滑向吸毒的深渊,被欲望所吞噬。

中国打过两次鸦片战争,一个国家的历史同一种毒品联系起来,对整个民族伤害之深,屈辱之甚,令人切齿拊心,值得我们深思。罂粟有毒,这不是罂粟的过错,这世上千千万万种动物都没有因为罂粟而中毒。唯有人类将罂粟提炼浓缩制成了毒品,为祸人类自身。

有罪的究竟是罂粟还是人类自己呢?

罂粟被用于观赏使世间多了一抹缤纷;被制成香料,触动了万千味蕾;被用于医疗,是救死扶伤的功臣。但人类欲望不休,道德与责任早被抛之脑后。为了逃避自己的不堪,吸毒以幻想自己没有能力做的事;为了逃避现实的悲哀,吸毒以忘记痛苦;为了对金钱的欲望,贩运毒品到他国掠夺资本。

我们谈禁毒不能只知其危害,这顶多算是治标,而真正治本之策则在于人们要树立个人、家庭、社会责任意识,控制自己的好奇心及欲望。作为祖国的未来一辈我们要洁身自好,明辨是非,努力学习,积极拓展兴趣爱好,让内心没有空洞,自然也不需要毒品来填补。不要让一桩桩惨案在我们的身边重演,不要让百年前屈辱的历史在我们的眼前重现

人祸不至,罂粟花依旧美丽。

 

供稿部门:德育处 高二文(2)班

撰稿人:高二文(2)班 李胤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