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温暖的事

4d1c4ae_proc

世界上最温暖的事就在于虽然我们普通卑微却仍有获得伟大灵魂的可能。

母亲是2008年正月11日那天在一个陡然酷寒的阴冷天气里走掉的,真正叫溘然长逝。

正是在那天,我明白了那种叫绝望的滋味,我抱着母亲冰冷的脚,恨死了滇东北阴冷的气候。我不信母亲就此走了,刚才就在刚才我不正跟母亲说着话吗。母亲说疼,我指望着天亮了医生来了母亲就可以不疼了,但就在天渐渐亮起来的时候,母亲房颤心衰,一下子就成了急救当中不能说话的人,我抱着母亲拼命喊妈妈、妈妈,我预感到我以后没有妈妈可喊了。

母亲到底走了,就是在那天。曾经有个香港人给我算过命,说我有3.7钱的命,能逢凶化吉。但经过那天的绝望,我知道,没有这件事。我还知道再无一个电话是母亲打来,再无一顿饭是母亲的味道,再无一个家有我的妈妈。我知道我成了无妈的孩子,我们今生后世再不能相见……..我真想就此跟着母亲去了。

那两天总是那么想,只会那么想,因为实在不知道没有妈妈的日子是否还过得下去,似乎是过不下去了,但又能怎样呢?

但没有关系,正是在母亲走后,我发现我已经是母亲的孩子了,活在了她的血脉和灵魂里,而这一点让我在任何时候仍是自己,分分明明的自己。

母亲是那个天天起来做早点的人,所以我也是。

母亲是那个穿着朴素衣裳从不羡慕别人的人,所以我也是。

母亲是那个不会在人群里凑热闹要好处的人,所以我也是。

母亲是那个责己甚严羞于索取而简单直率的人,所以我也是。

母亲是那个不怕辛苦不怕吃亏而敢说真话的人,所以我也是。

母亲总说要那么多的房子做什么,够住就行了,所以我也心甘情愿做一个简单的人,爱护着自己没有物欲负担的人生。即便别人觉得你傻,你穷,你可怜可悲,你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母亲能干到从不让我们做家务,也能干到让我们小小懂得真正做人的道理,比如人穷志不短,比如笑脏不笑烂,比如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母亲不许的事情我们努力不去做,从习惯渐成性格,再成命运,即使格格不入到被现实世界抛弃,我们也会恪守不悖,谁让我是母亲的孩子?

我到高中还穿着母亲替我做的布鞋。母亲的勇敢和高贵就是在这些事情里面传承给我们的,我从不怕别人把我当异类,我在做应该的自己,跟我的家庭和生活相匹配,这是谁也拿不走的尊贵。何况在我那看似老土的布鞋里有妈妈的用心和能干让我骄傲不已,而这些内心的东西谁也褫夺不去。

母亲自小父母亡故,自己并没有上过一天的学,是只字不识的文盲,是个标准彻底的苦孩子,所以在她心里一万遍地要把她缺的给我们,给他人。我们自小就看着母亲在匮乏的家境里分出东西来给附近那些村子里的老乡,那些老乡或许认识或许只是风雪天里一个卖菜的,母亲常常心软。母亲的心一软,家里就会少缺一些东西,父亲常常为此跟母亲吵吵,但在这些问题上母亲更加强硬。从母亲身上,我们不得不明白,如果你决意做一个好人,是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和阻挡的。

那真是很穷的年代,提到酱油拌饭都是令人向往的美味,但母亲竟然坚持给我们订杂志,凡她从别人嘴里听说的好东西,她都会尝试去订。从《富春江画报》到《奥秘》、《世界博览》。她如此支持我们读书,到了看见我们抱书而坐就欢喜的程度。为讨妈妈欢心我常常假装读书,结果竟真的爱上了读书,读到现在,且必会把书读下去,去读一辈子的书。母亲还给我们订过《星星》诗刊,从此我知道了什么是诗,并在小小的年纪写起了诗,还发表过诗。现在想来,母亲的特立独行其实给了我们最重要的一种暗示,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境遇中都可以有自己在乎的东西,都可以做自己的选择。

那日,遇到三十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是旁边村子里的,她说她一辈子都会记得我。我这个厂里人对他们农村人是最好的,我总会给他们一点这样那样,比如一颗两颗糖。其实对于那时的我们,任何一点零嘴都是奢侈的东西,我自己都不相信嘴馋的自己会有这样的克制,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同学还说最记得在一次六一节我一定要送几个本子给她,她不好意思要,我竟在这些本子上认真地写上她的名字,写上年级班级,写上了任课的老师,她只得收了,但心里感激得不得了。我听了也是新奇,因为我实在不记得这些事了。但她不停地说着,于是就看见了我的母亲,我终于相信这是我做过的事情,毕竟是母亲的孩子,毕竟在这样的濡染中长大的孩子,于无声无息中获取了母亲慈悲善良的密码,并传承到了自己的身上,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在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会去传递释放一点点美好。

母亲瘦小,我却算高大,但并不妨碍我是这么纯粹的妈妈的孩子。此生有幸做了这么的一个自己,全拜母亲所赐,想到这真的感激而自豪:母亲走了8年了,我也由不惑走向知天命的年纪,我知道我这一生人真的很值,有幸由这样一个母亲来塑造了我们一生的命运,想到这,不得不感喟这真是世界上最温暖的事了。对于仅有一次的生命,我能活成这样:会爱人,会悲悯,会思考,不怯懦,不盲从,不阿附,我由衷地觉得真好啊!

 

                          供稿部门:语文教研组

撰稿人: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