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治疗

dd8fad4_proc

梦魇,我一个人在无边的黑暗里努力挣扎,挣扎……,不知过了多久,我才醒了过来。一瞬间,我竟然不知自己处在什么时空里,还好,身边都是我熟悉的一切东西: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我起身,拼尽全力扯开窗帘一角,明晃晃的阳光刺着我的眼睛,洒在我的脸上,身上。一种眩晕感撞击着我,我跌坐在床沿,虚脱。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天!迟到了,迟到了。”该死!我竟然犯如此低级错误的,竟然忘记设闹钟!我心里咒骂着自己,飞奔进入浴室,打开水龙头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今天是星期六,于是梦里梦外所有的紧张,疲惫突然散去。有那么一会儿,我任自来水哗哗哗流着,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咧开嘴傻傻的笑着。用食指戳着镜子里的自己:“欢迎回来,你这个傻瓜!”我从昨晚的十点睡到今天早上的九点多,再不醒来,我真的会睡成成傻瓜的。

周末的早餐我从来都是省略,合并进入午餐的,可是今天不行。可能最近都必须要改变这个坏习惯了,因为我得吃药。丽丽告诉我,对于尿酸高的治本办法是改善肝功能,提高代谢功能,她给我推荐了护肝片和磷脂后不到三个小时,我已经吃了一次。第一次用温开水吞这种叫做磷脂的保健品时候,我差点被噎死。从小到大到现在,第一次吃约有小拇指那般粗的药粒。吃之前,我已经仔细地研究过,并且把它首尾位置完美地摆放在舌根位置,一次一粒。不过,可能是我喝水的方式一直都那么女汉子,药粒在食道里打了个几个滚,卡住了。这两粒药丸导致我一整晚的时间里不停喝水,不停跳绳,再喝水再跳绳。

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因为我从来就不是。所以,当我看到体检报告单上“高尿酸血症”的词眼时,我大脑一片茫然——What the hell is it?以前经常会在饭桌上听到别人说“我尿酸高,不能吃这个,不能喝那个。”的时候,我唯一想到的是:唉,可惜了这一桌子的好东西。毕竟,以我的经验看来,高尿酸属于胖子们的专利。可是,天地良心,我胖吗?可是,我已经不仅仅是尿酸高的问题了,已经上升到病症啦!收到体检报告单后的几天里,我除了上班,吃饭,睡觉的时间外,一直忙于手机百度:高尿酸,嘌呤,痛风,风湿,代谢功能……可以对含嘌呤高,中,低的食物如数家珍。唉,感谢百度,豆腐,我亲爱的豆腐,我的最爱,我得跟它告别一段时间了!
我曾有过很多次体检过后无须关注体检结果的经历,直到有一天,体检医生问我:“你很疲惫吗?”我说:“是的,我孩子很小,我得边带孩子边上班。”医生叹了口气:“你得让你的家人帮帮你。你双肾下垂,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 我不知道心肌缺血,正如医生也不知道我那时是如何心急如焚地盼望着体检尽快结束,盼望着队伍里有谁让我插一下队。我的姐姐,她正带着我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孩子在云大校医院旁的圆通动物园玩着。姐姐是从老家赶过来的,我儿子和她不很熟,我耳朵里全是孩子找妈妈的哭声,幻听。后来我知道,我这个年龄的人,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疲惫,而心肌缺血会导致猝死。可是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心肌缺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已经是长期抑郁症患者,指不定某一天,我就抱着自己的孩子,打开十楼的窗户悄无声息地跳下去了。我的心理老师帮我画了一几次家庭关系图,带我参加了很多私人关系的讲座及研讨会,我学到了许多萨提亚模式的理论及操作策略(只可惜绝大多数都被我忘记了)。老师想打开我的心结,会问我很多很多的问题,可是对于有些问题,我不想回答,对于有些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她说:“你不想说的事,你可以写下来。” 后来就养成了一个写东西的好习惯。后来有人问我抑郁症是什么感觉的时候,我会平静地说出我能记得住的事情:很长时间的失眠,耳鸣,浑身乏力,不想说话不想吃饭不想做事,生理期紊乱,不知道与别人交流时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还好我没有放弃自己,我从被动地参加心理治疗到积极主动参与;从一次偶然的远足得到短暂的安然入睡,到把走路当成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做,到愉快地散步跑步;从词句不通的简单日记到自己可以控制语言风格的长篇日志。
我从来不是一个励志的榜样,包括读书包括工作。我缺乏很多美德,比如说吃苦耐劳,比如说坚持不懈。可是在我成为老师以后,我慢慢发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于是我一直在学习,向同事学,向学生学。目前还处于小学阶段。不过,我是个有上进心且做事认真的人,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腰板硬朗底气十足。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吴老师五十多岁的人,尚且在努力,比你们努力。你到是跟我说说,你有什么资格偷懒?” 唉,还是只能敢用举例别人来说事。还好,我有一例可举:天地可鉴,当我讲课时被同事发现自己的个别单词的语音不准确的那一天起,我每天都有英语的听或读的训练,偶尔还要作文训练。这样,也算对自己的一种治疗吧!

年轻的时候,整个世界都被我踩在脚下,都被我握在手里。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无畏地生活着了。我知道自己:连在自己的世界里行走,都会跌跌撞撞,我有何资格改变世界?所以,唯有不放弃治疗,方得长存,善终。

 

供稿部门:英语教研组

撰稿人: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