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有孤悲,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记高一(8)班端午主题晨会

又是一个轻嗅艾蒿,品食香粽的季节。佳节之际,你是否还记得端午的由来?是否还追忆先人的壮举?高山有风,大江东流,战火烧遍了每一寸国地;城池覆地,尸骸片野,依赖的家园即将沦陷。战国时代的屈原有心却无能为力,山河故土的沉沦在他的心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他心念国家,举身投江;留一世丹青,要万古情殇。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了祭奠这位伟大的诗人,在端午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高一(8)班的同学们以十二分的认真态度,积极准备背景素材,审慎合理的配乐,反复修订演讲稿件,字字句句,斟酌再三,在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最终在本周一上午10:00以饱满的热情迎来这庄严时刻。演讲的四位同学富有激情的讲述了屈原的一腔爱国情怀和内心的叹惋哀痛,词句合辙押韵,犹如诗文。最后以婉丽的曲音,高丽的调情,伴着清新的旋律唱出了离骚选段,这是我校自建校以来第一次以歌唱的形式诠释古代美文的沁人魅力,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场下掌声雷动。

如同迁折过岁月的故居,弯转过浅陌的小流,你是一首仙咏的绝唱,不惊云外,却醒梦语。

 

附:晨会演讲稿《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撰稿人:杨淇凌、邱嫄淳、王奕嘉、黄晓清、苏哲

指导老师:曹丽宁      PPT制作与背景音乐选配:刘煜川

(一)

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

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

我用尽一生吟诵《国殇》,转身却迎来家破人亡。

跨过悲伤之河追溯时光,走过人生之路跌宕彷徨。

汨罗江宽,远眺只见浪涛卷起千堆雪,天际一笔雁过清冷,美景如画,我屈原心却寒。

江不再是江,是翻涌的轻骑铁枪,是锋利的箭簇穿透战友血热的胸膛,是肃杀的铁骑踏过故土国疆。

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啊,唯有乌鸦在枯瘦的树枝聒噪,山峰起伏,寒风悲啸,孤雁尖唳,日色昏黄。

烈焰自天际熊熊燃烧,燃尽炽烈的热血,燃尽挺直的身躯,燃尽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奏起森罗唤魂的乐章。

秦军破楚的战场啊,那是战旗林立的血色残阳,飞扬的沙砾直扑人面啊,剑声铮鸣,刀影掠光。

不禁仰天长啸,都城已破,纵使身为大夫,又有何用?

不禁垂目低吟,江浪汹涌,竟是丝毫无法淡化这一腔悲愤之情。

不禁举目四望,这故土,这家乡,这誓死护卫,却留不住的地方。

呜呼,生亦无妨,死亦何惧,无土之国何为国,无城之家何为家?

呜呼,宁赴汨罗江,葬身江鱼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二)

别了这故人吧。

别了,往日种种。

别了,江河故土。

罢了这一生,葬我青魂冢。

何要苦忍这耻辱,想我孑然一生,也无愧这天,这地。

这怒涛为之呜咽,这悲风为之嚎旋,这大雨为他而下,这万物亦然伤情。

纵我亡,与国亡;魂仍在,人亦在。

人们扎艾草,做香粽,只为求屈原人走道销身躯长存,祭奠江灵护他灵台清净,留他万古丹青不负心……要世人记着这魂、这神,亘古不灭。

草木零落,美人迟暮。

悲风摇蕙,内怨心愁。

心亦所善,身死灵兮。

魂为鬼雄,九死未悔。

(三)

滚滚江水,惊涛拍不尽他的往昔音容。决然跃入白涛的身影,是他的萧瑟。澎湃的河,请羁留住这魂魄。

铮铮儿郎,战火烧不尽他的一身铁骨。肩上挑国家重任,心中念天下平安,最终,良言尽,忠心悲。

翩翩歌舞,美酒浇不尽他的国仇家恨。国之无救,救之无国。他与巨石同沉,与鱼虾共眠。

央央楚国,乱世灭不了他的天下大梦。幸而,赤胆忠心犹在;幸而,不与世俗流污。

回首今日,因疏忽了文化传承而造成的遗憾数不胜数。如今的粽子是否香甜?青蒿是否健丽?雄黄是否精魄犹在?

对于文化侵略,我们不应只投身于“奋青春”,而更应,反省自身!

以古为鉴!

但唱《离骚》!

(四)

合唱: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新闻配图

供稿部门:高一(8)班、德育处

撰稿人:2015级高一年级(8)班 苏哲

指导教师:曹丽宁、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