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历史组读书分享纪要

3月22日下午,历史组全体教师相聚于校园,分享假期读书,交流心得体会。本次分享的著作既有教育教学反思,又有历史学科专著。阅读这些著作,对于提高教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都大有裨益。以下是本次读书分享会的发言纪要。

范聚和:《二手时间》。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

何沂屏:《班主任工作漫谈》。“严而有方,宽而有度”,宽严有度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追求的境界,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火候,也就是要处理好严与宽、管与放的关系。常言道 “严师出高徒”,在工作中不仅要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更要严得有理、有度、有方;严而适时、严而不厉、不偏;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宽容本身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宽容去关爱学生,才能与他们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和理解,没有宽容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宽容,没有爱心,也就没有教育。我想,一名优秀教师,其言行举止和字里行间,会无不透露出她所特有的至真的对学生的宽容关爱之心,一分宽容,就是一缕阳光,把握宽容无疑是一个班主任成功必不可少的积极要素。

罗亚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方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化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逻辑性强便现在陈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或等角度,清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受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史。让人清晰地了解到他的观点和见解,清晰地思路让人能更简单的了解他陈述的史事。

和晓明:《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本书从陈寅恪离开清华园,南迁就职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定居康乐园开始,一直写到悲痛而亡的最后20年生活,尽显中国学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悲歌。暮年患眼疾、膑足,但不断与命运抗争、专心治学的一代大师留给我们后人很多思考。

陆燕飞:《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历史由人创造,由人书写,任何历史问题其实质就是人的问题。历史上涌现出大批历史人物,他们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又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在历史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历史人物无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显而易见了。然而,历史教学“目中无人”,却是个由来已久的顽疾,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假若只讲述历史事件,避而不谈历史人物,不让学生学会与历史人物“对话”“沟通”,这无疑是非常悲哀的。张汉林先生在分析这种现象的基础上,指出历史教学中,应当发现这三种让人:“创造历史的人,记载历史的人,解读历史的人”,并以此为路径来指引历史人物教学。尤其强调历史教学中,史观的重要性,并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为例,探讨今天的我们应该秉持什么史观。颠覆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万金油的说法,强调不能站在今天的视角去批判传统文化,而应该历史的分析,抽象的继承,尊重传统,发展文明。

肖阳:《中国近代史1600至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本书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想通过本书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杨涛:《危机与未来—福山中国讲演录》。2010年12月,美国斯坦福政治学教授弗兰西斯·福山访问中国,先后在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和高校做了多次演讲,与国内不同领域的许多知名学者进行了对话和交流,整个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在此书中,收录了多篇关于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的终结、中国模式等多方面内容的演讲实录。假期阅读后获益匪浅,尤其是其中《中国模式:历史渊源与未来展望》这篇文章,福山对比中国和西方走上不同政治道路的历史渊源。福山认为,现代意义的国家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国家(政府)、法治、责任机制。中国古代是第一个创造了马克斯·韦伯所谓的现代国家,即去个人化的官僚政府,比欧洲早了1800多年,然而中国却没能发展出另外两套制度,一是法治的概念,即中国没有发展出一套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能够限制政府权力的治理理念;二是中国没有发展出一套迫使政府对人民愿望做出回应的程序上的责任机制。西方在政治文明的发源上落后于中国,但在发展过程中后来居上,逐步发展出了这三个要素。与中国不同,西方国家首先发展出了法治这个概念,其次是现代国家(官僚制度),到18、19世纪之时发展出了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机制。从产生法治的过程来看,与西方的宗教传统有关,西方基督教独立于国家之外,对国家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中国由于皇权专制,缺乏独立的宗教传统,而且其信仰体系中的天道、性命等概念由于缺乏具体化的机构,已不足以制约皇权。

供稿部门:历史教研组

                                                       撰稿人: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