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败拖延症

来访的同学跟我说:“我做什么事情都要准备很长时间,要求万事俱备。比如,老师让我写篇文章,我会去找很多资料,花很多时间认真读这些资料,就是一直无法开始写。等我觉得可以写文章时,可以留给我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就非常焦虑,压力很大,最后因为赶时间草草写完,对自己很生气。再比如要考试了,同学们都开始复习,我也认真准备,跟自己说一天要复习多少小时,看多少页书,但是当我看上几页书就没心情学习了,然后我开始破罐子破摔,打一整天的游戏。每次打破计划时我都跟自己说,明天重新开始,可是重新开始时这样的情况又开始反复……我知道这样的行为会浪费我很多时间,也一直在和自己的拖延症做斗争,但是我总是控制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拖延,心里很痛苦。”

“严格来说,拖延症算不上一种“症”,无论从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还是中国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都找不到拖延症的名字。”其实大部分人的拖延行为都没严重到“病”的程度,但是拖延确实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扰。我自己深有同感,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我常常也因为拖延和效率低下而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完成任务。一方面我觉得自己书读得太少,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太烂,很丢人,然后就一直没有动手写,拖延着,时间久了,到后来就忘记了写。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的完美主义所困扰,所以做一件事常常要进行充分地前期准备。如果他们等到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觉得自己准备充分开始行动时,我们可能已经老了,写不动了。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打败拖延症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有用的经验。

1、设定真实可及的目标。很多拖延行为是因为将自己的目标制定得太大了,那些难以企及的高标准压得人无法行动。你需要看看自己是否将目标制定得太高,太不切实际了。如果是,就要进行调整,降低自己的期待,参考以往的成功经验,设定真实可完成的目标。如果有一个大目标,可以再将大目标分成几个连续的小目标。

2、享受做事情的过程,而不执著于最终的结果。做事情时,把你的关注点放到过程上,以过程为导向,积极关注自己在过程中取得成果,学习到的东西,获得的成长,并且去挖掘自己在过程中得到的乐趣。记得不要与别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看看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今年的自己与去年的自己相比,是否进步了。重要的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感到兴奋,你提升了什么,而结果只是一个背景而已。而能力也不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是可以变化和发展的,没有什么需要证明。当你在过程中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快乐时,你会觉得那个过程本身即是结果,过程即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4、重新定义和看待失败,不把事情的“成败”与“我”的价值对等起来。要克服拖延,除了看重过程,还要把事情的成败与否与自己这个人本身的价值区分开来,“我做的事情失败了”并不等于“我这个人失败了”。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常常将“我做的事情”和“我”等同起来。如果我们改变面对失败的心态,从“固定心态”更新为“成长心态”。能够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一次成长的契机,充实和提升自我的手段,可以丰富和扩展我们的人生,那么我们就不再如此害怕失败了。

5、不因自己不能高标准地完成某项任务而破罐破摔,彻底放弃。很多人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一旦打破自己的计划或者约定,他们就破罐破摔,彻底放弃,他们承受失败的能力几乎等于0。他们喜欢不断地重新开始,相信明天就会完美了,却不能做到更灵活地面对和处理那些不完美。他们只有两个极端,要么完美,要么放弃。保持一个灵活,充满弹性的心态可以帮助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克服拖延。当打破约定后,你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比如重新调整计划,比如允许自己不完美,再比如选择完成而非完美。

6、立即行动,先开始再说。你会发现,一旦你开始了,即便三分钟过去,你也无法停下来,会继续干下去。我们做很多事情只要有必要条件就可以行动了,不必等到充分必要条件都满足,一是很难有充分必要条件都满足的时候,二是即便等到了充分必要条件都满足的时候,往往会错过最好的时机。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要等到万事俱备再行动,那如果遇到一直都无法俱备的情况,怎么办?难道要一直等下去吗?西方有句谚语叫做:“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

7、学会激励自己而非谴责自己,为自己阶段性的胜利而庆祝。很多人一边自责和辱骂自己,一边拖延着,以为这样自己的拖延行为就能够改善,殊不知,自我厌弃换不来行动力,只会导致更严重的拖延。内疚和自责会让我们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的放纵”这一恶性循环。同时,谴责自己也会消耗我们大量的心理能量,带来更多的压力,让我们无力去自控,无法理性思考,也无法振作起来去克服拖延。相反的,对自己的爱,对自我的接纳,失败时候的自我激励,阶段性胜利时候的奖励和庆祝,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战胜拖延,增加意志力和自控力。所以,肯定自己有利于克服拖延,变成更好的自己。

 

 

 

供稿部门:德育处

撰稿人: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