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大附一小2017-2018学年下学期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本学期共有六位教师进行了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分别为一年级音乐教师郑翕允、二年级数学教师张谢芳、三年级数学教师杨平艳、四年级体育教师张建、五年级数学教师罗丹妮、六年级语文教师陈慧琼。以下是各位老师的发言稿。

浅谈如何打造音乐教育高效课堂
——郑翕允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早上好!开学伊始,又逢新春佳节,在这里给各位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首先感谢一年级组每一位老师对我的信任和鼓励,将这次经验交流宝贵的机会给了我,在座的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今天能与大家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只能与大家分享一点我在音乐学科教学方面的亲身体会和感悟,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各位大方之家的指点。

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在学校里,良好的音乐教育能挖掘青少年潜在的音乐才能,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创造力和感悟力。可以说,音乐对于孩子们的感染力远远胜过任何其他的艺术形式,能够被称得上是一位特殊的“启蒙老师”。即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伟人们,他们也都在年少时期接受过音乐教育启蒙:列宁有超群的记忆力,他在孩童时期便接受母亲的钢琴训练,八岁时就能演奏钢琴;爱因斯坦,一生有过不少重大科学发现,具有极大的创造力,据说他从小就迷上了音乐,著名的“相对论”是他在音乐的启示下,触发了灵感而发明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具育丰富的想象力,他之所以走上童话创作道路,正是从小常听济贫院老人唱古老的民歌而养成了“爱坐在海边幻想”。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了音乐与人才的关系,也说明了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音乐教育,并最大程度对孩子进行启蒙,是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打造音乐教育高效课堂,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现在的音乐教材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性、容量大、方法灵活的特点。它寓知识于音乐,在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上发挥着巨大作用。音乐作品会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戏剧、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音乐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与其他学科相互依存的教学过程。那么如何让音乐教育真正发挥到实处,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

一、做一个具有广博文化知识的音乐教师,学生的崇拜,就令你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成功一半。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认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修养,包括与音乐艺术有着密切关联的戏剧,曲艺,舞蹈,影视,美术,书法,器乐等。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音乐“动”起来,乐理知识中,节奏是依附于节拍存在的, 在乐曲中首先是以节拍型所规定的时值来分配小节, 然后将音符配以不同的节奏型来占满该小节被分配的时值。 乐曲中出现f的地方是强、p的地方应该弱,相信刚才这段话讲给小学生们听,他们不但会感觉枯燥乏味甚至一脸懵,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提起学习乐理知识的兴趣,我采用了多种方法,然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直到有一次课间,我在班里看管学生时无意中发现学生们对于图画这种具象的东西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想试试看能不能将抽象的乐理知识和具体的图画相结合。因为乐理知识给学生的感觉是很抽象性的,而且要死记硬背的,而图画能够很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所以在课堂上我就加上了图画的元素。例如,我在教学生们力度记号f、p的时候,我会把f画成一把斧头,告诉学生斧头很重,那么看到这个记号的时候就要把声音唱得强一些,而把P画成了一个氢气球,告诉学生,气球很轻,一松手就会飞走,所以看到这个记号的时候,就把声音收得弱一些。还有当学生们学习到渐强、渐弱记号时,根据渐强记号是从小到大的规律,我会告诉学生在看到渐强时要慢慢把嘴巴张大,声音也就越来越大了,反之,遇到渐弱记号时,在唱的时候应慢慢把嘴巴变小,声音也就越来越小了。当乐理知识“碰”上这样形象的画面时,能够使学生很容易地学会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用这种方式给学生们上过几堂课之后,我感觉到他们对于乐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较之前有所提高。渐渐的,我发现除了乐理知识的教授之外,在教学生们唱歌的过程中也能够引入具象思维。这种教学方法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思维。比如说,我在教学生们唱《顽皮的小杜鹃》时,班上有位男生在玩乒乓球,而且掉到了地上,于是我捡起来,在桌上弹几下,用实物教给学生们如何唱好顿音记号,并让他们亲身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的,这样一来学生想要唱好就不难了,而且那位玩乒乓球的男生之后还表现得特别好。

三 、多用激励性评价,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不自觉,给我们制造小麻烦。需要用语言来提醒时,与其简单粗暴的说:“你给我站起来”!“你怎么又不认真了”!不如委婉的,用先鼓励后建议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比如:“你唱歌很好听,但是能不能用好看的坐姿来表现你优美的歌喉呢?”这样婉转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人性最深层地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表扬与鼓励应是评价的最主要手段。例如,我在上《娃哈哈》一课时,提问学生:《娃哈哈》的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有学生回答活泼欢快,也有学生说是优美抒情。那么活泼欢快是对的,不应该是优美抒情的。但如果我这样说会给第二位学生带来一点点伤害,也许他从此不愿意再举手回答问题了。我换了一种方法说到:两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真不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试试,看看哪一种情绪更适合这首歌,这样的评价首先肯定了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好的,再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与感受,来体会哪一种方法更合适。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引导了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学习。激励性的评价还表现为抓住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鼓励。如:“不错,你的声音明亮了许多!”“你比以前进步了!”“你的想法真出色!”等等,这些评价语言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音乐课也要有作业 ,而且音乐作业应更有愉悦性、趣味性、生活性。一方面从音乐教材看其编排理念,目标要求,都包含很重要的人文性。如果不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查一查与教材有关的内容,那么学生对教材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理解将会很浅,依赖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更谈不上对人文性,学科综合性的理解,上课时师生交流互动会缺少生气,情景设置的活动开展起来,因为缺乏背景资料的掌握而显得很被动,影响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衔接,另一个方面,教材提供的音乐是有限的,丰富的与之相关联的音乐文化,必须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够更好的领会。传统的课总是老师提前准备的多,但因学生并没通过自己亲自查阅,接受知识显得被动,教师在唱独角戏,师生没有共同成长,仍是未把学生当作主体对待,若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在上课前就有了丰富的体验,带着这种体验再来上课,课堂效果,当然会大不一样。音乐作业一般会因上课内容而定,如果是欣赏课,课前让学生查一查音乐的作者,音乐产生背景及相关文化。课后作业,可以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例如回家后再把课堂上学会的歌曲唱给家人听,让他们和家人一起分享学习音乐的快乐。或是观看与此有关的音乐剧等。又或者例如,我在教授孩子们学习了《小马和母亲》这一单元后,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倒洗脚水,在父母满满的感动中,说明了这次作业已经把音乐课的深深内涵,从课堂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从情感上真实的感受了比音乐本身更具震撼的亲情。学生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多元潜能的开发,还有和谐、自主、全面的发展。

五、 小乐器进课堂、发挥大作用,小学音乐课中乐器的演奏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让小学生从中低年级开始学习小乐器演奏,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贴近生活实际。孩子们在音乐课中不仅动口能唱、能吹,还能动手会弹会奏,这样既能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又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乐器进课堂就犹如一块磁铁,对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习小乐器不仅让孩子多了一技之长,还可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节奏、音准,孩子们手中有了小乐器,就又多了一个进行音乐实践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听力发育滞后,唱歌跑调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演奏小乐器树立自信,使他们在演奏中发挥才能与特长优势。用小乐器为所学的歌曲进行伴奏,在自由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在学校领导孙校长的倡导下,音乐组的老师将口琴教学带到音乐课堂当中,口琴因其体型小巧,携带方便,被称为口袋里的钢琴,在操场,教室,走廊等各个活动场所都可利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练习空间。缺点是音孔不能直观,低音区和高音区不按音序排列,但只要能下功夫练习,它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乐器,不但音色优美,还是一件和声乐器,能独奏 伴奏 合奏。在教学中,我适时把小乐器——口琴引入到音乐课堂中,对准确的演唱乐曲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唱《可爱的家》二声部时,有一句旋律学生总是把握不准确,这时,我就让学生使用口琴进行齐奏,使学生在吹口琴的过程中感受音高。从而让学生去体会整句音乐的旋律,大大提高了学生演唱的准确性。 有的学生属于“听力发育不全”,唱歌容易跑调。但是这些小乐器的音高是固定的,音准偏差也基本在允许的范围内,只要学会了各音的指法,找到所要吹奏的音是很容易的。对于那些音准较好的学生,小乐器也有很大的魅力和特殊的作用。“小乐器”进课堂还需要家庭方面的配合。 家校联合,增进沟通,熟能生巧。知识的掌握和技巧的熟练都要通过课下的刻苦练习而获得。很多学生认为上完课任务就完成了,但是如果在课下不多加练习,记忆感会模糊,新鲜感淡化。这就需要家长在课下与学生多沟通、并监督学生练习,达到巩固提高。学生对“小乐器”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光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不够的,需要课下多揣摩,多练习。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运用小乐器形成一个班级的合力,一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运用小乐器形成一所学校的合力。“一唱百和”“蔚然成风“!现在课间除了听到孩子们追逐的打闹声,更多的是柔美的口琴声,小乐器音乐教学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音乐组的老师齐心协力,各科老师鼎力支持,孩子们奏出了和谐的旋律,浓浓的音韵,慢慢结出了丰硕的果子!

学生需要美,追求美,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希望孩子们是开心的、愉快的,同时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多一些爱心,包容和理解,孩子们就会从学习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以上便是我对于音乐教学的一点粗浅的经验和感悟,若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们能够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感受和做法

——张谢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对搞好教学工作,每个人的认识和所采用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感受和做法,向大家汇报,称不起经验,仅想抛砖引玉,与各位共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重视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学解决问题时,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是已学过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并要求与自己小组的成员尝试着解决一些问题。这样既学会了新知识的解法,又复习了前面的旧知识。

3.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

作业必须整齐干净符合解题要求,做后要检查做前要改错。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我个人认为要教给学生考试的方法,①要有慎重的考试态度。无论哪一种考试,或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都要让学生明白,认真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 ②认真读题。学生只有认真细致,掌握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考试习惯,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细致的各种方法。如拿到试卷以后,不要着急去做,要先去认真读题,每做一题,都要抓住题目中关键字、词、句来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认真审题,审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动笔解决等,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③仔细检查。做好考试前的思想工作,对考试习惯好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对考试习惯差的要个别谈心,要求其认真细致答题,对成绩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鼓劲,树立自信心。

二、在学习中提高能力

我相信一位优秀的老师肯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老师,广博的知识与教学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青年教师要想提高能力,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我自己总结了四点。这几点看似简单,但如果能做到坚持,就一定有效果。首先,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学校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风格,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多听课,多做笔记多总结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去年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的数学,虽然未曾教过一年级的数学,但是我教过一年级很多其他的课程,最重要的是,那时候作为杨平艳老师的副班,向杨老师学习了很多低年级管理班级的方法,还听了不少一年级的数学课,杨老师的课堂是高效、有趣、师生的互动好,孩子学的开心,学的也很扎实,正是这段经历,我很快的适应了一年级的教学,所以这里要特别感谢杨老师给我的帮助。其次,要虚心向身边的每位同事学习,所以不懂就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态度决定成败,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感谢给过我帮助的所有老师,我受益匪浅。去年,我有幸和王鑫老师教同一个年级,那个学期听了不少王鑫老师的课,他可以每次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进行完美的融合,让我佩服不已;感谢冯娇娣老师,她非常有耐心,每次我有不懂得的问题向她请教,她都会耐心的帮我解答;感谢黄绍光老师对我教学上帮助与指导;感谢熊艳丽老师,在我教美术的时候,给我信心教我方法,让我能够顺利度过那一个学期;感谢尹副校长,在我每次上完课后,指出我的问题,帮助我改正;感谢二年级组的老师罗碧老师,张志梅老师,李洋老师,程瑾老师等等老师对我来到这个年级的帮助与支持,还有包容,还有很多的老师给过我帮助,我都铭记于心,唯有好好把书教好,才是对大家的报答。第三,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听专家学者的报告也很有必要,他可以节省时间,让我们直接学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第四,利用网络学习。网上的教学资源很丰富,有课件,有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还有很多优秀老师的视频教学实录,这些我们都可以借鉴、参考、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很难,枯燥乏味,不感兴趣,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是学习兴趣呢?

1.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由浅入深一环紧扣一环,我们要利用知识本身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知识的递进层次安排练习,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使学生在一种不断攀登的心境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能力。

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可以促使人去思考、探究,但好奇心是无道理可讲的,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靠教师的诱导启发。因此,在数学教学在教师可结合所教学的内容适当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更好的学习。

3.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师要把数学教学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把低年级单调、重复、雷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了,在游戏中使兴趣得以升华。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需要学生反复念,而反复念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在练习中设置“对口令”的游戏,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的过程中还要不时的变换玩的方式,可以是老师问同学,或者是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这个游戏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他们不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相反会在游戏中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很多有趣的游戏形式,如“击掌游戏“”夺红旗”“山羊过河”“动物拉车”“小问号过数学桥”等,把游戏引进课堂,可使学生在轻松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又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起来,还须谨防学生“三分钟”热度,这时得注意保持学生的求知兴趣,多创设情景,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话说“学问”,要边学边问。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懂就问,课堂上多发言,锻炼胆量(个别学生胆小,有问题不敢发言),回答对错没有关系,错了老师、同学会帮忙纠正。一方面,多创造课堂气氛,让每个人都有想发言的欲望,都有可思考的问题。创造课堂气氛,有很多形式,或游戏、或进行竞赛、或以故事作为引线等,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积极动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还可以用故事开头:一只猴妈妈生了四只小猴,为了喂养小猴,猴妈妈采了8个野果,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吃到多少个野果?如果猴妈妈只采了4个野果,那么平均每只小猴又能吃几个野果?如果猴妈妈只采到一个野果,但是每只小猴都想吃这个野果,猴妈妈该怎么办呢?这时,学生十分踊跃,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自然而然地,本课的课题就揭示出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5.采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竞赛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比赛情境,规定适当规则,在比赛中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竞赛性练习,从而达到巩固计算技能、分辨易混概念、提高解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生都有好胜好强的特点,低年级尤为突出,引导学生开展竞赛性练习活动,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可经常组织学生速算比赛、争当数学小博士和巧算家、计算接力赛、夺红旗、智力竞赛和师生竞赛等。这些竞赛可分为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男女之间等来组织。竞赛有很强的竞争性,能促使学生用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比赛中。它可以培养学生果断、顽强、机智、坚毅和合作的精神,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它的应用促进了数学教学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与家长真诚沟通,携手共赢

以前的我很怕与家长沟通,自己不善言辞,自己在这个方面也吃了不少亏,所以,我也经常向同事请教,学校领导孙校长和尹副校长也教了我很多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我觉得掌握以下的三个原则,能够让自己与家长顺利沟通,赢得了家长的配合,我就成功了一半。

原则1:真诚——架设起一座沟通的心灵桥。

教师和家长沟通,并不是为了告状,而是要多方面地了解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所以教师首先要做一名真诚的聆听者。

原则2:及时——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

家校沟通要经常化,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经常地主动与家长联系,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

原则3:灵活——创设多种活动,灵活运用沟通方式。

我们熟知的家校沟通的方式有打电话、实地家访、家校联系册的使用、开家长会等等。另外开展QQ、微信、邮箱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使沟通的信息更及时、更准确、更形象。

家校沟通要掌握好语言艺术

1.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我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就比较听得进去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

2.注意沟通中的语辞。至始至终以亲切、自然、流畅的语调,心平气和地、耐心地与家长交谈。

3.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校交流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一般我会避实就虚,不马上切入正题,而是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他的缺点。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在此献丑了,相信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比我做得更好。而且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只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且行且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各位!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反思

——杨平艳

早在两千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就已经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活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但在课后练习的要求上,对如何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却很少关注。相当多的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堂练习设计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习题形式单调,内容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2.时间、要求上一刀切。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做课堂练习时,往往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3.对优生来说,作业缺乏挑战性,对学困生来说作业出现太多的错误,让学生对练习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这种练习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也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注重学生的分层:

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从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方面分层。注重学生的分层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情,以便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当中,不能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分层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表现不同,学习的效率也不同;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同,所在层次也不一定相同。同一学生,不可能就永远处于某个固定不变的层次。因此,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以激励的措施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使他们不断跃上新台阶,不断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二、设计内容生活化、活动主体化、过程探索性作业,让学生做问题的探索者。

在实践过程当中,利用所学过的圆的知识自己动手绘制作一幅美丽的图案。以“中秋月儿圆”为主题,学生自己画一幅富有一定意义的图案,在教室的板报上展示;又如学习《认识人民币》后,安排学生到超市去购物,自己根据手中钱的多少合理选择商品,这样就能为以后的理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或设计空调室内机的外罩,并让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美;学习《可能性》后,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摸球或者抛正方体的游戏,既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又能培养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实践的成功者。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为此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在实践中设计出不少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这类开放性作业,内容形式新颖,问题解决具有发散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的创造意识。另外,开放性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学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体验成功,体现“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大众数学的思想。

五、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必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比如: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梯练习,分为三个阶梯:一级——基本题,可参照例题编写;二级——变化题;三级——开放、实践题。并建议喜欢自己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数学作业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的补充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我们的教学不应该陷入题海战术的深渊。我们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实实际际肩负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体育课教学心得浅谈

——张 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堂体育课,只靠以往传统的教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现代的体育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是我对小学体育课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让音乐走进课堂,促进体育教学氛围。

体育课是单调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的,这是很多人给体育课下的定义。其实体育的锻炼可以不这样的。在体育课上我们仍然有美的享受。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课堂。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因此,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三、体育游戏化,增加体育教学兴趣感。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

四、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提高体育教学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体育教学巩固性。

一个好的体育老师不能只上一节好的体育课,要随时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第一次上课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会很感兴趣,第二次也许也很感兴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后呢。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在创新,依旧是原来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学久了会感到疲倦,厌烦。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才能使快乐体育真正快乐起来。

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外,教学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会经常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反思分以下几个要点:

一、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新体育课程所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完整教育,而不仅仅是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得到全面发展,其真正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运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评价,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甚至能使学生一生受益。

二、教案内容是否合理。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喜欢体育与健康课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上。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能力是否得到充分表现,很少考虑应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可以这样认为,一切对学生健康有利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纳入选择范围,这样可使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教学主体是否突出。

传统上,对一堂体育课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声音是否洪亮有力、哨音是否富有节奏感、讲解是否清楚、动作示范是否准确等等。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做好这些方面似乎无可非议。然而,这样的体育课学生究竟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这样的体育中得以体现?新课程的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被动地应付体育与健康课,那么,只能将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作是失败的教学

四、运动参与是否突出。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即使体育教师在一堂课中表演得再充分、再出色,这样的体育与健康课也不能称之为好课。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我们的日常教学必须遵循这一要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活动,而且要把参与的触角延伸到教师对课的备课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目标的确立,信息渠道的拓展,以及教学方法、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拟定等,从而真正将参与的多样性与过程性转化为可信的现实行为。通过参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通过参与体验情感,磨练意志,丰富心理,体验合作;通过参与发现、形成、运用、验证、延伸某方面的体育知识、健身方法、运动技能;通过参与生成创造契机,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教学境界等。

五、教学评价是否合理。

由于新体育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看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评价等方面是否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应通过正确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体育教师的进步和发展。既可由教师总结归纳,也可让学生谈心得体会;既要进行整体性评价,也要进行个体性分析;既要有参与过程得失的查检(过程性评价),也要有参与结果等级的评定(终结性评价)。师生间互相反馈评价信息,不断促进参与行为的优化。

 

教学中的一些得失

——罗丹妮

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给予我和大家交流的机会。

从来到云大附一小今年已经是第8个年头了,自己的经验基本都是在观察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调整适合自己的方法。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在座这么多的老师,感觉每天都能得到一些启发,每天都在进步。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说说我教学中的一些得失,有不足之处,望大家指正。

记得刚当老师时,面对一班孩子,除了紧张和激动之外,还有的就是焦虑,担心有不听话的孩子出现。而所谓“不听话”的孩子,是肯定会如约而至的。

当人群中那个小调皮,在大家安静时发出声音,在整齐的队伍里跳来跳去时,我抱着满满的爱,耐心劝说,还记得当时跟我搭班的老师还说我脾气真好,很有耐心,孩子们也对我说我很温柔。

我以为从此就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生活总是会给你很多考验。那年,我当上了班主任,面对很多新的问题,我的耐心很快用尽,我发现“平地一声吼”居然可以这么稳准狠地解决问题,便捷得令我如获至宝,我不再是小绵羊一样的“温柔老师”,我是“侦察机”,我是“祥林嫂”,我是孩子们心中的“梦魇”。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确实被我“降服”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确实是“听话”的孩子,可是,渐渐地出现了问题。

班上的孩子有的表现出很不自信,有的“过于听话”,连一开始见到我会扑上来的“小可爱”也渐渐地对我退避三舍。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很怕他们因为“怕”我,延伸到怕上我的课。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为什么要“吼”他们呢?

通常,我们讲话,是为了交流,交换信息。亲密的人是不需要用“吼”来交流的,因为他们之间心是近的,心离得近,讲话声音不需要太大,也能获得对方的信息。而当我们在“吼”他们的时候,其实心也离得远了,心离得远,就像两个人站在两座遥远的山上,轻声细语是听不到对方的,所以只能靠“吼”。小孩子在这种关系中总是被动的,大人声音大,他们产生害怕的心里,害怕就是把孩子们从你身边推开的那只手。而这种情况会产生很多的坏处,比如对老师产生排斥感,恐惧感,渐渐移情到关于这个老师上的课,他说的话,做出的要求,都会被统统影响。

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带着“同理心”思考问题。耶稣的“黄金法则”里有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就要怎样对待人。”这说的就是同理心的意思。尽管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有差异,但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说的是同样的道理。可见同理心是人性深处共通的品质。人生在世,不仅仅追求成功与卓越,更接地气的,是首先做到体谅、理解和尊重,这是人际交往的根基。老师不能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知识的呈现,站在孩子角度看规定合不合理。再在他们能接受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和孩子们一同去克服自身的缺点,看到他们的进步,由衷地为他们欢呼喝彩。

拥有同理心,亲密关系才得以建立,反之,传送与接收同理心的神经线路会短路。直到某天,当一个人发现世界是不断地亏待自己,对自己的感觉不闻不问时,他(她)将不再努力与尝试跟其他人建立关系,并让自己同理的情绪关机。可想而知,其后果将是他(她)开始去伤害别人,以生气或暴力做为情绪的出口。不曾接受过同理之人,其脑部也对同理心毫无记忆可言,更惶让其他人能有同理的经验。

然后,要提醒自己,“我是一个成年人”,我可以帮助孩子理性地解决问题,不是听之任之,而是适当给学生一些时间去“犯错”,接受因为个体差异导致有的同学就是有这样的缺点,接受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改正,不要总想“一口吃个胖子”,一些所谓“顽劣”的孩子,只要老师对学生持之以恒的要求,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逐步得到纠正,学生的自律意识会增强,这样那样的小错就会少犯乃至不犯。使学生感受老师对他的诚意,增强其对老师的信任度,此种情况下老师与其沟通就会显的真诚而实效。

带着这两种心理,再去看孩子时,心情也会不一样,面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也会去思考问题出现的更深层次的症结,也更能从原来的“治标”到“治本”,从而达到一个良性循环。而把这种方式,用在教学中,也就能解决很多“孩子为什么就是不懂”这样的问题。

像一个孩子一样去学习如何学习,像一个孩子一样接受“错误”。

只有老师的内心是平静理性的,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混乱,不慌张。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谢谢大家。

 

  温柔待生,静候花期

——陈慧琼

说实话,曾经的我是个点火就着的火爆脾气,再小的事我也会急成像锅里的蚂蚁一样,在管理班级上,更是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学生出点问题,甚至暴到能跳上墙去。

依稀记得,一年级上课时孩子玩小动作当场会遭到我严厉斥责,在我想来:造物主都是公平的,起点相同,奔跑的速度也应当一样,终点更是不用说了。因此这些现象对我而言是不合理、郁闷的:如写字慢,别人十几分钟,他却要一个小时;背诵课文时,有些学生课堂就能背了,而有些反复背总是要添字漏字;做阅读题,有些能拿个满分,可总有一些人一道道醒目的叉叉,甚至能准确地避开所有的正确答案;写个文章,有些一年级就能写一篇小短文,而有些连说个句子也磕磕碰碰。所以每天少不了找家长,每天少不了训斥,每天的弦都绷得很紧,每天都身心疲惫。而且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大概就是缺乏所谓的成就感吧!

人家说“气极伤肝”,这大概就是我三高的根本原因吧。

2012年,我接手现在这个班级,恰逢此时,我也准备做妈妈了,在此期间,美名其曰胎教,于是我每天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特别在甘瑞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拜读了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等,这段期间我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阅读中,走进龙先生的字里行间,每一处都能触摸到龙先生的教育理念,其中有一段话对我触动最深:“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这个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岁的手指。花绳绕过来,刚好要系上的时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淡水街明亮的阳光里,在石阶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岁的手指。 ”孩子之间必定存在差异,有的走得快,有的走得慢,可又有什么关系呢?终究有一天,他会开放,如同酿酒一样,需要时间的沉淀,米质不同,发酵的时间也不一样,可最终也能拥有它独特的味道。此时,我的孩子也呱呱落地,身份的改变也使我改变角度去看待教育中的问题,慢慢地,在工作中,我平静下来,不再暴躁,不再焦急,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让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没错,儿童像花儿一样,必须给他成长的时间与空间,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引导他们、陪伴着他们。

既然花期不同,所需养分也应当不同,要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因此,每一个学期开学前,我都会认识思考,班级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孩子们的需求又是什么?结合班级特点调整教育措施,制定出班级管理制度,并在执行中,坚持做到以下三方面:

  • 严而有度

开学前的家长会及学生班会,我都会颁布本学期的评比方式及评比要求,确定家长需要做的配合事项。“其身正,不令而行。”在平时,我严格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并以身作则,比如,上课铃没响,我早已到了教室,等候上课。孩子们做完作业,我尽量面批,对于背诵进行一对一检查,并做好记录。当出现作业未完成或作业有问题的情况时,我及时了解,给予一定的惩戒,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进行补救,但痛恶大批量抄写。像吕彦畅,平时上课从不专心,笔记也跟不上,更别说作业了,所以对于他,与其母亲沟通商量后,有些作业可以减免。我坚信:严而有度,必能呵护童心。

2、爱之亲之

亲其师,信其道。对于一些富有童心的举动,我都宽容以待,甚至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宠溺他们,下课时留在教室聊天,聊聊他们平时的生活、学习,在办公室准备一些书籍借给他们,在相处中随时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与一定的表扬。当孩子犯错时,我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不苛责,不打骂,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爱之亲之,孩子又岂会不爱你?

  • 树班风,立团结

每个学段的孩子都有该学段的特点,对于班级荣誉感的理解及执行也有所不同,作为班主任,在低中高三个学段中采取的措施也应当有所不同。因此,我采用小组评比制,分成背诵、阅读、习作、测试、其他等五大块,用积分的方法兑换他们热衷的书籍,这样一来,每个组都有了竞争意识,又推动了班级的阅读,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自然而然,班级就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原先令我比较头疼的谢语同、刘宇翔,两人一向比较懒散,学习热情不高,有了小组评比后,本组成员经常督促,在同学的督促下,在期末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期末写学生评语手册时,我们总喜欢这样对学生提出要求:戒骄戒躁。其实教师的工作又何尝不需要呢?二十四番花信风,每一候必有一花。温柔待生,静候花期吧!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我欣喜地发现,花儿正如我所料,不断地在不同的时期绽放,虽然有些还在努力着,但我相信为期不远矣。在此期间,我也逐渐感受到了工作的充实与满足。龙应台先生曾说过一段经典的话:“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此时的我已经真正理解了这段话的含义,每天的教学能带给我充实与快乐,工作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享受。路漫漫长其修远兮,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不断自省,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最后在开学初我想与学生共读一首小诗,在这里与各位一起分享。

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纽约比加州早三个小时,

但并没有使加州时间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

却在50岁去世了。

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

最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

而别人却早已结婚。

奥巴马55岁退任总统,

而川普却是70岁才开始当。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你在你的!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时机行动。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非常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