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身边的国家宝藏—记云大附中星耀校区2017级高一年级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

3月31日,阳光明媚,春风拂面,云大附中星耀校区2017级高一年级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的40名同学在何沂屏、罗亚文、明晓娅三位历史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官渡古镇,走进我们身边的国家宝藏。

本次研究性学习分”古渡神韵专题讲座、官渡古镇文化探寻、金刚塔抬升之谜视频再现”三步完成。

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是滇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唐朝南诏大理国时期,就已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素有”小云南”之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临近滇池,古人们以捕食滇池中的螺蛳为生,日积月累的螺蛳壳堆积如山,当地人称”蜗洞”。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南诏阁罗凤命长子凤迦异到滇池地区建造拓东城,定为南诏东都。因当时滇池水位较高,从碧鸡关的高跷村到东岸的”蜗洞”须乘船走水路,取道石虎关(今关上)入城。为了船泊安全和官宦们的方便,曾在蜗洞大兴土木,修建一个颇具规模的渡口,故得名”官”渡。

“乌铜走银”是云南独有的铜制纯手工工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县,距今已近300年历史,它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錾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纯银(或金)熔化后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利用高温使银(或金)与乌铜融为一体,再经过成型、组装、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技艺效果,其色彩古色古香、典雅别致,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2011年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三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云子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琉璃的一种。据《永昌府志》、《滇南杂志》等史籍记载,云子系以玛瑙石、紫瑛石合研为粉,再加上红丹粉、硼砂等多种原料配合一起熔炼,然后用”长铁蘸其汗,滴以成棋”。云子生产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可考证的历史在500年以上,元、明、清三代曾享有盛名。云子的传统制作技术曾在在民国初期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陈毅等都曾关注过云子生产的恢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云南省体委从民间搜集到几颗老云子,凭借残存的棋子,终于在1974年复原了云子的传统生产工艺。1980年春,昆十二中校办工厂改名为云南围棋厂,生产 “云”字牌围棋,云子生产得以恢复。2013年云子棋院迁至官渡古镇,知名国手聂卫平、丁伟、常昊、柯洁,韩国国手李昌镐、李世石等都曾到此参观并签名留念。

位于古镇中心的金刚塔是官渡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国家一级文物,官渡”古文明”的象征。始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经过500多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考验,依然耸立。是我国现存十余座金刚塔中建造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一座,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全砂石结构的金刚塔。2002年,在金刚塔严重下沉倾斜,濒临损毁之际,各方全力以赴,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让金刚塔重新回到原地,焕发昔日光彩。带着金刚塔为何能在松软的螺蛳壳上建造并数百年屹立不倒、金刚塔整体抬升2.6米是如何实现的两大谜团,研究性学习小组走近金刚塔探秘究竟。

在5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金刚塔虽经当地政府几次拨款修葺,但终因围海造田水位下降浮力减少,塔身严重下沉。加之路面增高等原因,致使塔体陷入地面近2米,长期浸泡水中。为了传承历史文化,科学有效地保护珍贵历史遗产,官渡区在河北省建筑科学院的协助下,于2002年7月12日,成功地使重1350吨的金刚塔严丝合缝、完整无损地整体抬升了2.6米。这一壮举揭开了一个谜团,展示了两个奇迹。

一个谜团即是在当时没有水泥,不打水泥桩的情况下重达1350吨的金刚塔是如何建在螺蛳壳上的?

抬升过程中挖开塔基下的地层,这个500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当时没有水泥,为了稳固基础,古人一是用无数沙松树桩人工打入螺蛳壳下,然后用糯米稀饭和上红泥将桩糊严以稳固基础;二是古人用螺蛳壳拌黑胶泥夯实,再用糯米稀饭拌红泥作垫层,将一块块的塔石垒砌起来。难以想象,当时为建金刚塔,官渡人千家万户煮糯米稀饭为建塔尽力是什么场面。

两个奇迹:一是官渡人用糯米稀饭来拌泥石建塔创造了奇迹;二是官渡人用巧妙方法在螺蛳壳上将重1350吨的金刚塔整体抬升了2.6米,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官渡古镇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完整地保存了老昆明的地方传统文化风貌。

行走在官渡的街头,历史的时光就在眼前……

供稿部门:高一年级

撰稿人:何沂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