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讲的是道理,我需要的是情感

不同年龄阶段的来访者,经常跟我吐槽,说和他人沟通挺困难,有时真是哀莫大于心死,比如,孩子学习一直很好,但最近忽然提出不上学了。父母问他(她)情况,他什么也不讲。父母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正是关键时期,这一耽误,孩子的学业就完了。将来考不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怎么办?不上学?才刚刚十几岁,辍学在家能做什么啊?出去打工人家能收童工吗?天天在家上网玩游戏,也不是事啊。在外浪荡,安全怎么得到保障?再比如,今天心情各种郁闷,想和伴侣谈谈心里的各种不舒服,对他说,不想上班怎么办啊?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辞职啊。顿时,心里一阵失落。诸如此类的误解由于沟通不畅而产生,其实,人们需要的不是直接分析问题的道理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希望对方能够理解此时心里的烦躁和困顿,能够真正理解到自己内心的情感状态和需求。所以,人们忽然的回避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偶然的行为事件。这些行为其实是人们在发出求救信号。一可能是他们成长或是生活中遇到了无法面对的问题并且得不到支持;二可能是他们一直背负着家庭的问题,压得他们再也走不动了。人生不易,所以人们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各种大道理。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解决专家,当对方试图向你表达他的低落无助状态时,他已然把你当成了信任的朋友,而你暂时的情感支持或许就能帮助他度过难关。”或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是一种情感的支持。

心理学里有一种说法叫共情力,也叫同理心。同理心可以激发联结,这种联结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心灵层面的触碰。就像一朵花摇曳另一朵花,一棵草触碰另一棵草。护理学家Teresa Wiseman 提出了四种同理心的特质:

  1. 接受观点
  2. 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
  3. 认同他人观点即为他人的事实,不加评论
  4. 看出他人的情绪并尝试与之交流

有太多时候,人们都觉得自己好心办坏事,因为常见的做法更可能是人们想好心去安慰和帮助,最后却让彼此都感觉更不愉快。一味地讲道理,只会忽视别人的感受,而无助的他其实并不会立刻好起来,还会因为不会立刻好起来而自责、委屈和愧疚。道理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我们需要的并非是什么大道理,而是情感上的关爱、理解、支持、共鸣。尊重、信任、共情的情感关系才能让彼此安心惬意,所以千万不要对别人的痛苦颐指气使,因为你不曾经历别人的痛苦。

供稿部门:德育处

撰稿人: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