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什么?

跟抑郁症、焦虑症一样,强迫症也是一个特别时髦的病。 “工作狂”、“A型人格”、“处女座”常常是强迫症的“重症人群”。我有很多来访者都有强迫症,我自己也是一个有点小强迫的人,每天早上锁门,总要反复检查多次。后来我不断提醒自己,每天锁门只能检查三次,我还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关门以后,用手机拍个照片,实在忍不住了就看一眼手机,然后才能安心。我的来访者跟我说,上课做笔记,老师在黑板上明明写了标题,但是自己还是要翻书查看多次,反复确认,再抄下来。还有的来访者,玩游戏的时候都不能专心,因为总是在看时间,检查过了多少分钟了。仔细想来,发现我身边有强迫症的人还真不少。

那么强迫症究竟是什么呢?

强迫症包括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最新版(DSM-V)给出了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1. 具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或两者皆有。强迫思维被定义为:在该障碍的某些时间段内,感受到反复的、持续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冲动或意向,大多数个体会引起的焦虑或痛苦。个体试图忽略或压抑此类想法、冲动或意向,或用其他想法或行为来中和它们。强迫行为被定义为:重复行为(例如,洗手、排序、核对)或精神活动(例如,祈祷、反复默诵字词)。个体感到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是作为应对强迫思维或根据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则而被迫执行的。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件或情况; 然而,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与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的事件或情况缺乏现实的连接,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2. 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时以上) 或者这些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3. 此强迫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 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4. 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

从心理体验上来讲,强迫症最典型的特点是:反复思考和重复行为是自我不协调的,患者备受煎熬。比如强迫性洗手,明明手已经洗脱皮了,但还是忍不住要去洗,往往陷入一种洗与不洗都难受的两难冲突境地。

那么,看完了诊断标准,有没有觉得,你离强迫症还差了许多。

但是,还有一个概念叫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不同的是,强迫性人格者内心并不觉得痛苦,他们的自我是协调的。弗洛伊德认为强迫性人格具有条理分明、固执已见和躬行节俭的特征,在行为上表现为冥顽不化,追求完美、注重细节、一丝不苟、严守规矩,坚持己见。所以,你口中的强迫症,只是强迫性人格。

关于强迫症的成因,其实很复杂,但多数如“控制感” 有关。比如焦虑、不安、自卑和负性的生活经验。当我们强迫的时候,我们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看得很重,有时在意识层面,有时在潜意识层面。并动用了很大的心理能量来处理它。我们的强迫行为可能是很早之前的防御行为,不过因为它似乎成功地避免了我内心的痛苦,因而变成我习惯的操作,这很可能就是强迫行为的来源。后来我们拼命逃离,但是遇到了更大的阻力,于是我们消耗了自己大量的心理能量,最终我们还是无法逃脱,只能被强迫控制。

弗洛伊德认为,发展出强迫障碍的个体在婴幼儿期具有高度的躯体敏感度。如厕往往是孩子遇到的第一个关于控制感的主题,根据弗洛伊德的观察,他治疗过的强迫症者大多经受过过早或过严的大小便训练,或者父母在这个阶段干涉过多。而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看,强迫者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原生家庭对控制的处理。比如一个家庭者,母亲过于控制,秩序感太强,对孩子几时睡觉、几时吃饭、吃饭要注意何种礼仪、睡觉要注意把脱下来的衣服摆放何处等等行为都有严苛的要求,这个孩子往往在长大后会有强迫症或强迫性型人格特质。

比如一个婴儿,经常饿了、尿了之后哭闹没人理,或者经过很长时间大人才来照料,婴儿就会感觉自己不够可爱,配不上妈妈的爱,并且会感觉这个世界是充满恶意的,自己随时有可能会被嫌弃。当然婴儿还不具备分析评判的能力,不过这些感觉却烙印在了内心深处。带着这份”与生俱来”的自卑,在以后生活中,就会表现的胆怯,遇事容易退缩,做事瞻前顾后,而又害怕做不好或者犯错,拖延、低效率。倘若之后父母很少表扬、鼓励孩子,并且在孩子没做好或者犯错的时候严加指责,甚至殴打,就会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自卑和胆怯。还有,在过去生活中所经历的挫败和其他伤害,也都有可能造成个体的胆怯和自卑。

最让强迫者痛苦的是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和接纳,就连自己也无法理解和接纳自己,每天承受着心理的痛苦努力的扮演一个正常人。其实接纳才是变好的开始,因为强迫型人格者往往具有做事细心谨慎、完美主义等特质,因此不仅会给人值得信赖的感觉,也往往是事业上的成功者。所以,学会放松、愉悦自己吧,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做做运动,从事一些兴趣爱好。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做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就是为了单纯的快乐。

康复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几个月、几年,而那些到处找捷径、找方法,一心想要脱离苦海的人,他们兜兜转转后还是回到原地,慢就是快,而快就是慢——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康复过程。

 

 

供稿部门:德育处

撰稿人: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