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留下了什么——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有感

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始至时,黄墙红砖建筑前游人立两行。一问方晓,恰临换岗之时。许是短短几天的军营生活扎根心底,我亦是怀着崇敬侧立路旁,静候哨兵轮值。不多时,一队负枪士兵行至堂门前,一连串整齐流畅的示枪收枪动作后,我们方得以进入讲武堂。

入校便是一块杂草丛生的操场。我的参观,从操场另一侧的“中国远征军主题展”开始。

历史留下了什么?一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战时局势图。云南的青山翠树在战时却宛如刀山剑谷,一处处峭崖阻隔兵士,显然,那是一场不容易的恶战。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以及在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历史告诉我们,这是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与盟国军队联合作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大规模战役,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也留下了没有说出口的印记,那是千里外树林中,枪林弹药的痕迹。中国远征之战,是保家卫国之战,中国远征军之战,也是血染山林之战。

历史留下了什么?在展厅的结束语中,出现了几位中央和八路军领导人对一位英雄的挽词。那位英雄是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的师长戴安澜。他是数万阵亡战士中的一员。毛泽东称“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朱德、彭德怀题赠挽联:“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戴安澜,周恩来赞之“黄埔之英,民族之魂”的人,在漫漫华夏抗争史中,为“安定殇澜”,确“戴”功勋!历史留下了这个名字,我们知道,它的主人,曾在千里外枪林弹雨的滇西丛林里,为国争光!

历史留下了什么?在讲武堂学生日常学习的课堂中,我看到他们严律整齐的书架。“代数”“历史”“战术学”“荀子”……一连串科目名印在书柜门面,那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暗示。原以为讲武堂仅关乎军事策略的讲授,可“荀子”“历史”等文化科目,竟也在其授课范围内。历史留下了讲武堂,留下了那些文化与武学并行的书柜面名,我们得到的,或许是远比那些字迹更深刻的,关于学习和思考的东西。

历史留下了什么?

或许,它留下了一所学校,又不仅是一座建筑;它留下了一篇挽词,又不仅是几笔字句;它留下了一段故事,又不仅是几轮讲述。

历史留下了什么?

历史留下了看与思的东西。

 

 

                                                供稿部门:团委

撰稿人:2017级高二文(2)班陈正娴

摄影:郑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