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演讲:“慎始以恒”

《诗经·大雅》中有篇目名曰《荡》,为讽刺周厉王之作。其有句曰:“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意在讽刺厉王不知善始善终,终至天下崩坏。此虽为千载之前的哲人圣言,可千载之后,其所含深意,亦值得吾辈细细呷尝。

世人皆知“善始善终”四字,视线始终却只有“始”“终”二字,所以愈发多的人草草开始,也草草结束,自以为是了然这四字之真谛,可实际上却与“善始善终”的本意相距千里。“善始善终”看重的,虽是开端和结尾,但“慎始以恒”更为重要。对待开始要“慎”,对待过程要“恒”。只有“慎始以恒”,才能保证“始”与“终”的“善”。

中国文化中一直都有“慎始”的传统。《易经》云:“乾 ,元、亨、利、贞”。“元”者,万物之始也。在古人看来,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万事万物都有其开始。每一件事情的开始,如同每日清晨破海而出的朝阳,灿烂而热烈,吸引着每个鲜活的生命,怀着满腔的热情朝着它背后的新世界奔去。

“始”意味着开始,也意味着选择。一直以来,活在父母羽翼保护下的我们,一直习惯父母帮我们做出决定。可是人生漫漫,总有一些事情父母无法帮助我们决定,也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将脱离父母的保护,自己向前走去。

日本作家宫本雅俊在《旅》一书中写下过这样的文字:“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走过一条自己不满意的道路,而重新安排一条新的路让你再走一遭”。无论人选择的是哪一种道路,至少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认清自己脚下道路正确与否。但人生有限,没有剩余的时间留给人后悔。所以在迈出脚步前,请把时间交给自己,认真审视这条与自己未来息息相关的道路。

你可曾驻足路途之中的某一个屋檐,看过眼前这条即将踏上的路。在场的同学,可曾想过自己一直努力到底是为了驶向何方?在选择文理时,是否又只是一时脑热,冲动做出一个草草的决定?

站在人生一大转折点——高考面前,作为高三的我们可曾驻足审视过即将到来的,更加自主自由的生活?可曾细细想过自己将去向何方,将成为未来某角落的何许人士?

故而,行路之途,慎始为先。

然则,举步之初即使再三谨慎,这世间也极少有能窥见每个世界全貌的人。因为其间路途,遥远异常,那胸中的热情,不足以支撑大多人走完这场旅途。懈怠,懒惰,或是对周遭的厌腻,都能阻碍前行者的脚步。北宋大家王安石一行,就曾因一人之懈怠,而不得窥见褒禅山罕有人至的美景。然而“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珠峰”一直是登山客想要挑战的高度,然而登峰途中处处是生死的考验。许多人因此止步,故而“珠峰”之险美,鲜有人领略。

人生虽说最终都要走向死亡的结局,可“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不同的人生,重量与意义都不同。所以,都是相同的结局,为何不奋力一搏,用自己的汗水和血泪铸得一个“泰山之重,东海之广”。昙花盛开,时仅一瞬,但仍知抓住这须臾,灿烂这瞬间:蚍蜉虽身单力小,而却知撼树而为;蜉蝣朝生而暮死,但也却知顺风而飞,追寻那一瞬只为自己的灿烂。

孟子有言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唯有经历过苦难,一切的一切才显得与众不同。人生行途,四字说来轻巧,可付出行动,实则不易。它是一场对于自己身心的磨练,而不是一局可有可无的游戏。无论对于高三,或是其他年级,我们都把自己全身投入了为自己未来拼搏的这条路,期间困难,经历过的人自然会懂。多少灯火阑珊的夜晚,就掩盖了多少苦楚。放弃、失意与低落,充满空气的每个角落。

但是啊,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把它走完吧。路途虽长,但时间也如白驹,任何的苦难,在它面前也不足一提。更何况,一颗坚定的心,连时间也要敬畏。

故而,行路之途,以恒为后。

只有做到“慎始”与“以恒”四字,人生方才得善始善终,才得自己会铭记一生的光景。唐魏征几次冒死进谏唐太宗“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朝才得贞观年间堂皇盛世千古留名;唐柳宗元曾宽慰朋友“或将大有为也 ,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使身陷家业散失之苦的进士王参元终得豁然。

而我们呢?是一次又一次迷茫在青春的原野,找不到那一面开始的墙?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在途中放弃,找不到可以到达的彼方?是在工整如框的巷子里找不到可以走进的家?还是在废墟般的世界里找不到一块渴望的红砖?

生活满是未知,请诸君细细斟酌,善始善终。

供稿部门:2016级高三理(6)班

撰稿人:张桓

演讲人:胡思成、彭琬倪、张桓、杨雨涵、王昊

指导教师:胡士强、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