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传天下 星耀学子颂豪情 ​ ——云大附中星耀学校高一年级研学旅行第三天

今天是云大附中星耀学校高一学子研学旅行第三天,我们先来到了有“世界丹霞之冠”称号、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核心景区之一的佛光岩。

第一站:佛光岩

这里是天地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色彩被运用到极致,红与绿这一组反差极大的颜色,居然能被和谐地调和在一起,构成一幅绚烂的壮丽画卷。丹,孤峰拔地而起,绝壁艳丽鲜红;碧,山泉汩汩而出,溪流涓涓流淌;翠,苔藓向阳而生,树木苍翠欲滴。这里也是光与影、视与听完美结合的典范。旭日初升,林间升起的雾气使得阳光变得柔和,细腻、清凉的水雾携着金光拂向每个人,周围桫椤的影子投射在人们身上,光与影交错,好似自然慷慨赠予每个游客的一件“七彩纱衣”。春日清晨,微风掠过山林,树叶便开始窃窃私语;溪水滑过圆润的石头,水花就唱出了动人歌谣。

这样的美景让我们沉醉。我们沿着古朴的栈道徐徐向山上走去,边走边学习,边走边拍照,走走停停。而这独特而壮观的丹霞地质,刺激了两位地理老师李青松和张有能的大脑神经,两位老师一直非常兴奋地为学生讲解丹霞地貌,回答学生和其他老师的问题。尤其是快到佛光岩顶部观景台的时候,一股暖气流扑面而来,8班学生陈如瑾马上追着李青松老师问原因,李老师思考了一下,马上用专业的语言解释给学生,真正实现了“实地情景式”教学。

生物老师杨芳也很忙,佛光岩景区植被非常丰富,学生们围着生物老师问各种植物名称与特性;那边4班的学生主动打起了太极,丛维老师立即在旁边纠正动作;数学老师也即兴出题,让学生计算瀑布流下的高度;化学老师为学生解释为什么赤水河的颜色是绿色的;语文老师也教学生背起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学生真正理解了“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深刻道理……

连老师们都没有想到,走进大自然,学生居然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探究欲望。今天的研学活动,使老师和学生都达到了“教”和“学”的最佳状态。到了莲花台,很多学生都把这里当作“休息补给站”,认真观察四周的景致。莲花台被一个巨大的弧形石壁包围起来,弧形石壁上有一条瀑布落下。虽然不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样壮观,却因为白练之白和石壁之红形成了鲜明对比,别有一番风味。有的学生为了更近距离地和瀑布接触,不惜登上数百级的石阶,满脸通红而又兴奋地和瀑布合影。

带着兴奋、收获,我们离开了佛光岩,准备前往下一站: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古镇。

第二站: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古镇

从梁州(今汉中、四川盆地)往西南走,便是古之大荒所在。鳛部,就位于大荒与梁州接壤界。这里山川深邃,草木繁茂,猛兽出没,其中多珍禽异兽。长江从梁州西北部奔腾而来,一路蜿蜒曲折,奔流向东,气势如虹。到了合江,有一条大河与长江汇合,这就是大涉水,几千年来,大涉水默默浇灌着两岸草木、滋养着两岸子民,由于偏僻险峭,一直不为中原所知。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只英勇的队伍来到这里,一个旷世的伟人指挥了一场精妙的战役,才使这条河流名扬天下,这便是人们所熟知的英雄河——赤水河。

四渡赤水,是中国军事界、乃至世界军事界都少见的著名战役,也是毛泽东一生战术运用的巅峰之作。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毛泽东经受着异常严峻的考验,在面临着几十万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的危急关头,他指挥千军万马四渡赤水,把蒋介石及其“追剿”红军的部队弄得昏头转向,最终跳出了敌军重重包围的圈子,实现了渡江北上、进军川西北的战略意图。我们跋山涉水而来,为的便是能够在名震千古的赤水之畔,亲眼看看这一堪称奇迹的起死回生之战的旧址。

3月29日下午,我们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许是为了向我们证明“赤水”之“赤”,阳光毫不吝啬地直射在我们身上,习水迎来了今年的最高温。全体师生在纪念馆前合影留恋,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展馆,大家似乎对今天的参观有一份独特的兴趣,因为今天有一群特殊的讲解员为我们讲解历史。

原来,为了让学生对革命历史深入了解,年级上特意安排了16名同学充当班级讲解员,并且要求他们要把这个历史大事件讲得清楚、简洁,让全年级的学生都清晰了解这次战役。今天便是考验这16名同学的时候了。只见他们不慌不忙胸有成竹,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队伍自信地走进纪念馆,300多个学生进入展厅,依然非常安静。业余讲解员们发挥出了专业讲解员的水平,讲解有条不紊头头是道,思路清晰语言铿锵,详略得当情节起伏。原本只是参与管理的老师们兴趣大发,要求高一6班的班长吴涵逸同学为老师们专门讲解一次。吴涵逸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点都不露怯,认真细致地为老师讲解,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赞扬。

学习过程中,赵毅副书记一直与学生在一起,到了红军“三人组”的展厅,赵书记忍不住临时充当起讲解员,跟学生讲起了四渡赤水中的小故事。书记讲得娓娓动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连老师们都不禁心驰神往,被领袖的风采吸引。学习结束后,信息中心主任、物理老师郑炜宇马上在网上买了一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这本电子书,表示要认真学习,更加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程;年级组长、数学老师黄波也感慨自己缺的课很多,回去之后一定要办法“补课”。本次研学,不仅仅是学生在学习、在成长,老师们也在感悟、在升华。尤其是一些年轻老师,真正被长征精神所震撼,内心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信念感;而如赵毅副书记、旷锦锋副校长这一批年长一点的老教师,一直有着革命情结,来到革命圣地,他们就像心灵找到归属,他乡遇到知己,更有一种满满的获得感。

出了四渡赤水纪念馆,我们来到了土城古镇的中心地带。土城古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西部,地处川黔两省区域经济结合部。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镇,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元末明初,街民在改造房屋时发现了大量土城墙,故名“土城”。历史上土城商贾云集,是赤水河中游的政治、经济中心。虽然古镇面积不大,但是这里的秦币、汉砖、古陶、汉墓、宋酒窖、古盐号、古船帮、张半单宅等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陈列馆云集,呈现出古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土城还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传统的龙灯、花灯、狮灯、秧歌,龙舟赛活动以及川剧玩意儿、茶馆古风犹在,盐运文化、商埠文化等传统文化与长征文化交相辉映,古盐号、船帮旧川、“春阳岗”酒作坊等古韵犹存。

学生们到了古镇,立刻被这里保留完整的独特建筑和淳朴文化所吸引,即使已经感到疲惫,他们依然顶着烈日,行走在古镇曲曲折折的老巷子中,感受着经过岁月洗礼留下来的文化内涵。在清中晚期至民国初期,这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十八帮文化”。了解过这段历史,很多学生都对“十八帮文化”非常感兴趣,都想深入地了解这种文化。古镇里有几家糖帮文化体验店,学生可以亲手制作棒棒糖,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同学兴致盎然地来到赤水河边,濯足纳凉,嬉戏谈笑,骑着自行车沿河游览,体味着从未有过的自由。

回到餐厅,同学们意犹未尽,年级上安排了一场即兴联欢晚会。主持人开场后,首先是赵书记为各位同学致辞,并祝本次演出活动成功。年级组长黄波老师为本次研学旅行总结,本次活动中高一年级的同学表现非常棒,值得表扬;同时也为同学们提出建议,希望孩子们能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茁壮成长;最后,向旅行社,班主任,科任老师表示感谢。

精彩的节目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年级组长黄波老师演唱《为了谁》,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第二个节目是高一(8)班带来的合唱《保卫黄河》,层次突出,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唱出了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第三个节目是高一(7)班演唱的《没有理想何必远方》,歌声中展现出自己为梦想追逐的决心,远方的胜利正离我们越来越近。第四个节目是高一(6)班同学们和班主任王老师带来的歌曲《童年》,忆过往,展未来,歌声悠扬,展现青春活力。第五个节目是高一(5)班同学和班主任田老师激情演唱的歌曲《爱》,从歌声中体会到,孩子们学会成为一个懂得爱的人,爱自己、爱长辈。第六个节目是高一(4)班同学们带来的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孩子们追逐自己的梦想,不怕后悔,不留遗憾,不负青春,不负自己的意志。第七个节目是高一(3)班同学带来的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歌声划破夜空,点亮黑暗,孩子们的未来一片光明。第八个节目是由高一(2)班为大家带来的歌曲《奔跑》,背负行囊,在奔跑中前行,终获成功。第九个节目是高一(1)班全体同学带来的合唱《映山红》,歌声此起彼伏,响亮舞台,孩子们歌唱革命先烈们的英勇,珍惜当下的生活的来之不易。第十个节目是由全体高一年级老师带来的合唱《四渡赤水》,以歌声颂烈士,以歌声赞英雄。最后由肖阳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独唱《贵州》,高昂的歌声获得阵阵喝彩。

规定节目结束后,各班啦啦操上场,全场热情达到最高点。各班啦啦操激情热烈、青春飞扬,充分展现出云附星耀学子们的无限魅力。最后,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在全体师生激扬豪迈的《云大附中校歌》的歌声中,今晚的联欢圆满结束。

附一:第三天知识竞赛题目

附二:第三天知识竞赛高分学生名单

附三:学生研学笔记

供稿部门:高一年级

撰稿:王宏瑜、王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