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出名师—记云大附中星耀学校赵海云老师

 

育人楷模 学习榜样

云大附中星耀学校教育教学专栏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系列报道”

  ◆ ◆ ◆ ◆ ◆

READ

请静下心来读一读他们教学的故事,那里记载着他们敬业爱生、好学乐教的挚爱真情,流露着他们躬身垂范、刻苦钻研的人生情怀;镌刻着他们不计得失、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

关于“官渡区骨干教师培养基地”

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着力培养骨干教师,优化教师群体,推动教师的整体发展。官渡区在全区遴选了一批师德优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业绩突出,教研能力强,教书育人成效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有高度奉献精神,能引领和带动区域内学科教学及教研,具备引领、指导中青年教师提高师德素养及专业水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一线优秀教师来做基地主持人。基地主持人既是一项殊荣,更是一种责任及担当。

名词释意


3

本期人物:赵海云老师

德高博识,情怀永驻的语文名师


赵海云:

七十年代生人,1994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

从教以来发表过二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文学作品,获得过国家、省市级教学课赛一等奖。昆明市第四届“学科带头人”,官渡区“赵海云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基地”负责人。

爱读书,每年有读书计划;

爱艺术,闲来无事爱翻阅油画雕塑书法;

爱摄影,水准不高但乐将镜头对着光影、对着树、对着狗、对着花;

赵海云老师的摄影作品入选校园明信片系列

爱跑步,已经完成2500公里跑程并参加过二十余场半程马拉松比赛,有线上、有线下;

爱搜罗各种怀旧的小物件,收藏有许多不值钱的硬币、勋章、邮票、民国地契乃至敦煌的沙;

爱有缘教到的每一名同学,爱在校园里走过的每一轮春秋冬夏。

赵老师是一个有情怀、有品位、有教育信念的教育工作者。他对于自己投身于高中语文教育、做一个平凡的教书匠,很满意。

(赵老师语文活动课精彩视频,猛戳这里↓↓)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欲栽大木拄长天——情怀洋溢的语文教育追求

尽管赵海云老师的教学成绩无论省市统测还是高考都一贯名列前茅,但他始终认为能教出优异成绩只是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在他看来,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阶段目标(应试),更要放眼孩子们未来的人生发展(成人);在他看来,语文教师是在和世俗观念“抢”孩子,是在与狭隘的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拔河”;在他看来,优质的语文课堂应具备“三味”:语文味(品味语言之美,感知语言文字的韵味),人情味(领略人性之美,咀嚼人生况味),生活味(承载鲜活之美,品鉴当下情味);在他看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表明了语文教学应该是运用的、实践的、动口动手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阐释了语文教育应该是人道的、文化的、润物无声的:总之,语文学习天然就该是有情有趣有意思的。

因此,赵海云老师主张“大语文教育”、构建学生的“大语文学习观”:充分利用古今中外及身边的一切资源开展语文教育即服务学生的成长;因此,他主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当代语文教学脚踏实地、求真知、育真人的必由之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正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滥觞。于是,在教学“现代诗歌单元”时他与同学一起听评歌词精美的流行歌曲、鉴别当下流行音乐词作中的粗劣与牵强;于是,他将邮票、书画卷轴、巨幅的《颜勤礼碑》拓片带进课堂;于是,他在教学宋词单元时引领同学梳理宋词的前世今生,结合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诗词开设专题解读他们人生的悲欣以及生命中遗世独立的悲凉;于是,他开发了“电影欣赏课”,与同学一起品评《魂断蓝桥》、《伊豆的舞女》、《穿条纹衫的小男孩》、《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于是,他在讲授契诃夫《套中人》时,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俄罗斯十九世纪巡回画派”作品里挥之不去的沉抑与感伤;于是,他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民国老课本》,探究国语篇章的魅力以及精选文本福泽心灵的能量;于是,他在每天严格要求同学练字的前提下,组织班级硬笔书法竞赛,奖品是被淡忘了的经典“小人书”,每一册都是回忆、溢满书香;于是,他每学期都要郑重推荐几本课外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朱幼棣《后望书》、杨绛《我们仨》、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赵老师的语文课——老杜的诗心与抱负

赵老师的语文作业——对联与书法

把语文课堂搬到书店,让书香滋养心灵

在教学上,赵海云老师是“兴趣主义”者,他主张用学科本身的知识力量吸引学生,激发其求知的欲望,最终帮助学生树立学科信仰。讲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赵海云老师每一节课都讲得精彩!

他说:“在你的语文课堂里,应该有你受过的教育、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吃过的亏、受过的伤,有你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有你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欣赏,有你对社会人生的正能量,有你的爱好特长,有你对下一代的憧憬与培养。”

赵老师的赤诚师心

他说:“当我丰富了课堂,拓宽了容量,与一群无邪的孩子一起沐浴语文时光,我看见了他们久违的欣喜与茁壮:眼睛里发着光、透着亮。”

他说:“如果你的书教得不够好或不够开心,是因为你靠考试不够近,靠学生不够近,靠生活不够近,靠文化不够近”。

他说:“语文课不仅是一种品位、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信仰。语文课成为孩子们灵魂深处最温暖的记忆、最明媚的阳光、最诗意的正能量,是老师的成功、学生的福祉、国家的有前途、民族的有希望。”

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老师感言

和赵海云老师在同一个年级两年,对赵老师的了解来自于每一天工作的点点滴滴。几乎是每天晚上,赵老师都是在办公室,面批作文、找班委开会、策划活动、找学生谈话、备课……学生几点下自习离开教室,赵老师就几点离开办公室。赵老师的认真负责,踏实勤勉,永远让我辈仰望。本学期赴贵州研学活动回来后,赵老师带着班委,为本班编撰《我的长征——2017级高二文一班红色研学录》。两个月的时间里,不断搜集素材,不断打磨,不断精益求精,使得这本研学录终于面世。赵老师告诉我,这是为了给学生留下永远的记忆。这是赵老师的教育情怀,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出生于70年代”的微信公众号,把语文课上到书吧……赵老师的教育教学永远走在前沿,永远都在创新,永远都带着浓浓的语文的味道。

——溥德鹤

赵老师带领学生编写了《我的长征——2017级高二文1班红色研学录》

学生感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每当看到这“横渠四句”,都会想起赵老师的语文课。听赵老师的课,是高中最惬意的回忆。既惊叹于语文世界的博大与精彩,又沉浸于课堂中老师的格局与眼界。我常想那些年的语文课是留在记忆里的一脉温香,是有温度的。课堂上有对智慧的开启,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除了知识的传授,如今回想起来,更多的是对我们人格修养的塑造,留在我们思维深处的人生影响。如今,我也走上了三尺讲台教授语文学科,可以说正是在赵老师的引导下,我才能看到文学的魅力,了解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所在。

——高2006届文1班窦健雯

 

转眼离开星耀七年了,毕业的七年里我不止一次回想起赵海云老师站在教室中央对我们说过的话: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的东西之后所剩下的东西。那时或许懵懂,只觉得这话似乎有理,而如今我却能理解并愈发赞同这句话,因为赵老师是它最完美的诠释。从未有哪位老师可以如此精确地细数我们属于星耀的总共1022天的光景,并为2012届的每一个我们编织了毕业纪念册的独家回忆;“景语皆情语,文学即人学”是他从第一堂课到最后一堂课所坚持的语文之“悟”;对学习生活感到迷茫时,他告诉我们“不求善始,但求善终”,要“惜缘、惜时、惜福”;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赵老师的板书,竟觉得每个粉笔字不仅用漂亮就能形容,那更是一种美的震撼,而他也一直重视学生的书写,从高一就强调:好好写字就像好好做人一样;他带领全班共赏《红楼梦》等课外名著,让我们不被教科书的知识局限束缚、他带我们走近现代诗、走近电影配音艺术,亲身体会语言表达的魅力、他组织我们写“每周一文”并配以图画装饰,让每位同学用自己的笔墨和画棒装点最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墙……赵海云老师让我们这1022天和1022天以后的时光变得特别:他让我们认识语文,学习文学,在感受文学之美的过程中更懂得热爱生活。

——高2012届文1班洪艾欣

 

赵老师从来不甘于把语文课困在教科书里,他总是尝试着让我们在短暂的40分钟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他始终坚持着学习语文的信条:“开阔,真诚,个性,条理,文采”。正因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总有新鲜,总有情怀。还记得语文课上谈及鲁迅,除了关注鲁迅文章中深刻的教育意义,赵老师还总关注着这样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思想家文笔里,透露着悲天悯人的情怀,闪烁着一颗温情可爱的心。在他的课堂里,语文变得有情有趣有灵性,他会带我们欣赏电影,欣赏油画,了解艺术,观察世界……潜移默化中,我们也变得更爱语文,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

——高2017级文(1)班  沈景宜

拈来书香满学堂——

智慧迸发的相约星期五教育追求

赵海云老师的语文课堂除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以及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有坚持了十余年、每周定时开展的教师做导演、学生做主角的语文活动课:“相约星期五”。

赵老师认为语文能力归根到底要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老师要敢于相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话语权交还学生,让他们在亲身实践、自我完善、相互教育中不断成长,真正实现“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

“相约星期五”活动课的话题由学生自己选定

话语权交还学生 亲身实践、自我完善、

相互教育

从最后的影响来看,这节语文活动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也拓宽了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视野、深化了他们对古今中外文化与当今时代的理解与判断,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自信力与评价力,可谓一举多得,因此这节课成为了孩子们每周五期待的“压轴大戏”。

更为难得的是,赵老师为了留存孩子们的实践过程与青春光采、让同学间更便于相互学习借鉴,开设了“出生于70年代”的微信公众号,专门推送每个孩子的图文,而且无论多忙都一定在周五当天完成微信推送。至今已是第140期。

赵老师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每个孩子的图文

学生感言

是他《相约星期五》的开创让每位同学的名字和作品都第一次出现在一本真正的书里,也让每个人都能大胆地站上讲台说自己所想。

——高2012届文1班洪艾欣


相约星期五

敦煌的太阳落向东方

终南山的瀑布逆流而上

费雯丽的电影开启我们的电影鉴赏

15级的相约星期五回到最初开始的地方

我打开崭新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

您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那七个字:

“欲学剑术先识剑”

您还在我的身旁

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被您的光芒照得通亮

——高2018届文1班付业家

正气浩然育青苗——立德树人的班级管理

赵老师所带的班级,是学校班级管理的一个标杆。

赵老师现所任班主任的2017级高二文1班

班级教育中,赵海云老师信奉泰戈尔的名言:“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他始终有一个信念:只要足够用心,学校的任何一个岗位,都能开出花来。

赵老师班级管理理念

他始终坚持

“以科学的理念引导学生,以多彩的方式培养学生,以高尚的文化塑造学生,以优秀的榜样鼓舞学生”,摒弃管制意识、淡化管理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追求做一个有境界的班主任。

为此,赵老师精心拟定了“学会考试、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阅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感恩,培养特长、培养正能量、培养良好个性”的“七学三培养”的班级发展目标;制定了“做一个真诚友善的人、做一个认真规范的人、做一个朴素节俭的人、做一个勤奋自律的人、做一个主动沟通的人、做一个特长突出的人、做一个顾及他人的人、做一个个性健康的人、做一个胸襟开阔的人、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的“十项班约”。

班级发展目标、“十项班约”置于

教室最醒目的位置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赵老师除了精心拟定班级目标,也用心营建班级特色文化。他力图让教室里的每一面墙、每一幅画、每一盆花草都具有教育意义。他们班级的四面墙壁既有定期更换的世界经典油画欣赏,也有同学摄影特长、书画特长的展示;他发动全班一起共同设计漂亮的班徽、班旗、订制了班服;他充分利用每一次校内外文体活动,激励每一名孩子踊跃参与、大胆展示、提升自信;他精心筹划由班委轮流主讲的家长会,座中的家长突然发现了自己孩子的成熟与成长;他推动班内每个孩子的特长培养计划,所有同学的特长都有展示、验收的方式;他在紧张的教育教学之余完成了四本班级文集:《文科班微型小说选》(上、下)、《相约星期五》、《我的长征》;他让成绩优异的同学与偏科同学签订“同龄导师制”协议并签字画押;他推动班内每名同学在固定时间完成跑步等健身计划……

2017级高二文1班班服、班徽

润物无声——品味高雅、积极开放的课堂文化环境

细微处的教育——整洁而有个性的学生宿舍

班委主讲家长会

自律 专注 坚定

在文体活动中绽放活力与热情

高二年级组长、同行班主任感言:

“作为一名有思想、有情怀的优秀班主任,赵海云老师用每天的细节管理践行着育人的初心。从清晨的早读到日暮的促膝交谈,从集体的荣誉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从日常行为习惯到做人做事的态度,“十步芳草须着意,一视同仁是师心”是他班主任工作最真实的写照。他精心设定班级的发展目标,为班级注入灵魂;他努力营建班级特色文化,一书一画总关情;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思想的碰撞塑造心灵;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与欣赏增强自信;他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亦师亦友亦兄亦父,用心浇灌,静待花开。赵海云老师以他较高的人格魅力成为了文1班孩子心中的诗篇。”

—-高二年级组长何沂屏


“能与赵海云老师一起搭班做文科班的班主任是极其幸运的,因为他不是普通的班主任。在他的班级里,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健身计划而非学习计划;都有自己的特长培养目标而非成绩分数;他的班级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墙,墙上是学生自己的书画摄影作品;他的班级是能为自己出版书籍的班级……他是能为学生成长创造一切可能的班主任。在赵老师那里,我真正感受到了班主任不是简单的管理者,而是重要的引路人;在赵老师那里,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单纯的教书匠!

——高二文(2)班班主任刘恭元

致敬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

“用爱去塑造,用真诚去感召,用人格去熏陶,这就是赵老师。他默默地守护、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筑起了文1班这个家。晚自习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总有他单薄的身影,夜以继日编排书册只为留下独属于文一班的研学精彩与感悟,谈心过后是无尽的信心与动力。赵老师以润物细无声的真诚与热爱,守护我们。若不是无意中看见赵老师电脑桌面与微信头像都是我们班的班徽,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这份沉沉的爱。作为一个班主任,赵老师所追求的不仅是成绩,他更期望我们“真诚、开阔、个性、条理、文采”,因而我们班的教室和宿舍,多了好多盆栽、字画。他希望我们不仅学做一个本分的学生勤奋学习,更期望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学会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遇到赵老师,实乃三生所幸!”

——高 2017级文(1)班 魏榕杉

香远益清扬美名——品高艺精的名师工作室

官渡区“赵海云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基地”于2018年3月17日正式成立,成员有来自11所中学的12名青年语文教师。“基地”成立之初,赵老师就着眼于专业成长与职业成长规划、着力于语文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制定了教师成长的两年培养规划,严抓“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倡导“基地”青年教师:提升“听说读写”专业素养并成为有趣的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不忘初心,让每个孩子在你的课堂得到滋养。

“赵海云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基地”成员

工作室定期交流研讨:每月完成指定的教育教学专著学习并严格按照规范做出读书笔记,集中研讨时检查、评点;每周上传一篇硬笔书法训练作品,集中研讨时收交并做出评点;每课须写规范详尽的教案,教学结束后附100字的教学反思,集中研讨时进行检查、评点;每周五上传一周中最满意的一次板书图片并由老师进行评点;学期结束前需交一学期研修的电子版总结及自己设计的优质课教案;亮出课表、相互听课、共同促进,老师之间必须相互听满至少10节课,每次听完后必须写出不少于100字的“听课反思”;组织校际间的硬笔书法与作文竞赛,全体“基地”老师硬笔书法及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竞赛……

培养基地的老师集中研讨、学习

基地成员互相点评书法作品

基地成员的读书笔记、练习作业

培养基地成员感言:

“传道授业解惑”是韩愈对老师这份职业的要求,但是如今,这个要求似乎只能是一份希冀,何其有幸,云大附中的学生遇到了赵老师,遇到了真正传道的老师。“相约星期五”是赵老师打开的一扇五彩花窗,学生探出头去,贪婪的吸收经典名著的滋养。沉下心读一本书,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们交流一番,沉稳自信地面向社会做一场报告……不知不觉,幼芽已经葳蕤满庭,已经在为往圣继绝学。非常荣幸能够加入赵海云老师的名师工作室,每一次集中备课都会触发新的灵感,每一次观摩听课都会引起自我反思,赵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将他所长倾囊相授,既有谆谆教诲,也不乏严格要求,确实受益良多。”

——坊员长丰中学秦文娟

 

“在工作室跟着师父学习一年多,我觉得仅有“语文教师的情怀”几个字足以给他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工作室的每一次集中研讨,他都会把研讨内容一丝不苟地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字迹工整漂亮。他带领我们规范练字,从纸张的规范性,到字形宽高的研究,再到格式、落款等的规范性,都以身作则,亲自示范,并给我们展示学生佳作。他带领我们读书、作读书笔记,《我与地坛》、《一个人的村庄》等书中大量的精彩文段他都能信手拈来。他有一个公众号,叫“出生于70年代”,他每周都有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相约星期五”,几年来,他都坚持把这节学生自主演讲的语文课记录在公众号上。他带领我们写文章,文学类、论文类,他都悉心指导,并把我们的文章整理成书册。他邀请我们去听他的语文课,那真是一节节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他总说,高考是功利的,但我们要以不功利的心去做这件功利的事。从师父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语文老师真正的情怀:所有的坚持,所有的付出,都没有原因,只是因为想做,因为热爱。”

——基地成员官渡一中马兵

★ 后记 ★

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二十余年来,无论担任何种职务,无论承担哪个年级的工作,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学生,无论面临多大压力,赵海云老师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执著的守望、从未消减的热情,行走在这条20年前选定的教书育人、唤醒学生及自己灵魂的路上……

往届毕业生的感言:

“四年之后,赵老师作为年级组长带领的2015届云附学子也即将大学毕业。当年一群唱着《共青团员之歌》的18岁男生女生也即将进入社会。即使我们还没有办法独挡一面;即使我们还没有成为某个行业的佼佼者;即使我们也会和中国其他大部分青年一样朝九晚五,埋没在城市上下班的人流中;即使我们在每一个为了生活而努力,回到家囿于厨房与爱的日子里,我们还是会想起赵老师在语文课堂上,那些包罗万象的情怀和启示。感谢赵老师在我们还不识人生之味的年代,教给了我们许多对于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欣赏,以至于后来的我们就算没有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也不会摸爬滚打之后变得铁石心肠。”

 ——高2015届文1班赵田敏

与赵海云师徒结对的新教师致辞:


《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静水流深,江河不尽。

赵海云老师对人的关心如涓涓细流,不动声色之时已然缓缓滋润于心。就像冬日里的梅花,花香自在,似有若无,却始终围绕在身边。还记得,刚刚入职,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之时。赵老师作为我的指导教师,从进班第一节课应该如何安排开始,一点一滴地指导我如何平稳过渡;还记得,在新教师培训会上,讲责任担当,说亲身经历,传星耀光辉,洋洋洒洒之间尽是谆谆教诲;还记得,指导我教案写作时,每一个教学细节的安排;每一个用词的推敲;每一个问题的设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绝不允许一点的马虎。

言传之时受益匪浅,身教之处目遇心得。不管是早晚,还是午休时间,在办公室里都能看到他专注工作的身影。两个包子、一杯清茶就是一顿午饭,尤其是在组编班级研学手册的时候,为了呈现一本有情怀的纪念册,他更是像颗钉子一样,除了正常的教学和班主任事务以外,他就把自己钉在办公桌前,用一份坚定的执著,时时给我以激励,“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才高八斗通今古,学富五车晓乾坤。赵老师的课堂上,深入浅出,触类旁通,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可以通过一个主题来了解一个作家的一生乃至他整个创作风格的流变规律,从而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作家作品。赵老师的“相约星期五”,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学生热情参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老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字字珠玑。赵老师的艺术欣赏课,更是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名画佳作的赏析和文本的内容巧妙融合,两种表现形式,一样高尚的精神追求。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点滴里悟师道。赵老师是我永远追赶的榜样!

——高二语文教师张学林

赵海云说:

终有一天,在社会生活的某个场合,有人也会像我们谈论其他人那样谈起我们:让他们以崇敬的心情谈起我们。

终有一天,我们的学生也会像我们曾谈论自己年少时的老师那样说起我们:让他们以温暖的情怀说起我们。  

终有一天,我们自己的孩子也会像我们曾谈论我们的父辈那样说起我们:让他们以骄傲的口吻追忆我们。

编辑:许芳

供稿部门:教科室

图片:赵海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云大附中星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