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演讲:“探儒之魂,寻文之根”

沧海桑田,中华民族走过悠悠五千年的征程,多少的文明在时间的流逝下不断洗涤更新,散发出金子般的闪光。寻找文化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中华文明的灵魂,更是连接炎黄子孙的心灵之桥。无论是风雅精神融会贯通的《诗经》、彰明较着的文化经典《论语》、洞察人生百态且词藻优美的《孟子》,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如一杯香茗,淡雅幽香,细细品味之中,便潜移默化、醍醐灌顶。而两千多年悠久历史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儒学的发展与延续一直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课题。

五千年的历史变迁,铸就了在中华文明极为灿烂的发展历程里,儒学所不可或缺的地位。儒家的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恰如长河汇入大海般,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发展的动力。从春秋战国的烽火里诞生的儒学,凝结着先人的智慧,随着汉朝时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仁、义、礼、智、信”为信仰的儒家思想为中华之礼开出了一条先河。“礼”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它是维持正常社会生活所要求人们遵循的道德规范,而对于中华儿女们来说,儒学的“礼”不仅是一本底蕴深厚的古典,也是一本严谨的社会法规。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亦礼仪,孔子以儒家思想强调着待人为善,待事以德。所谓“礼”,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优雅谈吐,儒雅举止,翩翩风度,这些都是礼仪之风所带给我们的熏陶。

学习儒学的“礼”,作宛如竹松劲骨般的谦谦君子,作不畏风雪傲然于世的盛放寒梅。中华民族向来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千年的华夏,千年的儒家。懂礼知礼,雅言雅行。儒学的精神传扬千古,“礼”的血脉也从未断绝。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从古至今,“信"之一字,都是中华儿女坦坦荡荡,行走五湖四海的有力凭证。诚者之道,信得天下诚,始于心,表于行,终于信。君子如风,俯仰于天地;君子如竹,不为八风所动,是诚信的品格,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在儒家看来,为人之道贵在朴讷诚笃。“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因言行掷地有声,待人一诺千金,往往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而经常自作聪明,机关算尽,却会损害己身名誉,让人无法交付信任。守信,是做人之根本,遍观青史,晏子何以以六尺之躯,被齐景公托以重任?而周勃又为何能以草莽之身,接下镇守河山的重任,成为汉代名将?诚信二字,足以道明其中种种。对个人而言,诚信重若千钧,因诚信赢得的公信力与感召力,是人生路上照亮前路的明灯。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ー个十字路口上,在一次又ー次挑战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选择诚信,沿着先贤的路途,吹遍诚信的君子之风。

孔子提出修身为本,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而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而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但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仁”上通“道”与“德”,是对道与德这一宇宙人生真理的最好诠释与表达,下达“六艺”,即在工作和生活的一切对境中都可以实践并显发“仁”的内涵。

“仁”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便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

“仁”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为“二”,代表多数。故“仁”说明了我们活在世间,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众多人组成的群体活动。维系人与人之间群体的关系是“爱”。曾有弟子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不依赖别人实现仁的同时也要不阻碍别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谨从道德礼仪规范,久而久之则修身已矣,化仁于内了。

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并不是几句话、几段文字能够说清表明的,其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加以吸收,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实现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灵魂之所在,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活动。寻民族之根,探文化之魂,踏心灵之路,我辈当仁不让。    

供稿部门:2017级高三理(6)班、德育处

撰稿人:梁芮齐、田欣然、冯兰舒

演讲人:徐敬元、刘晨屹、庞惠予、高岚婧

指导老师:溥德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