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知多少

生活中经常有人研究如何提高自信心,要知道所有的过去都不能定义我们自己,因为斗转星移,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变化的,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真理。在心理学界,心理学理论是这样解释的:期望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1960年,罗森塔尔走进了加州的一所学校内,导演了这出实验。他先是和助手对几个年级的所有学生,装模作样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之后选出了一份名单,让校长告诉其中两个老师:“专家说了,你俩是咱们学校最优秀的老师,而这份名单中的孩子是学校里——最有前途的孩子,记得要保密,别让其他人发现哟。”

过了8个月后,罗森塔尔带着他的助手又回到了这所学校,发现不仅名单上孩子的成绩更加优异、性格更加开朗,连那两个老师都分外卖力工作。而这回,校长终于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他俩:“其实那些孩子都是他们随机挑出来的,当然,你们也不是最好的老师,而是随机选中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自以为很优秀,或者我们被认为很优秀,潜移默化中我们就真的会变得很优秀。所以说,自信的暗示真的能创造神奇的效果。

还有一个理论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而自信心在心理学中,是个体对于自我评价的一种稳定的感觉,一个人是否自信,在于这个人在具体情境事件中,对一件事情是否有能力解决的一种评定。这两个概念十分接近,研究发现自信心高的人更乐意接受挑战和冒险,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所以更有可能成功,自信心低的人相反就会丧失一些学习和工作晋升的机会。一个人的自信,不是吹嘘自己,也不是贬低自己,而是能够接纳真实的自己,并且把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付诸于行动。

自信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自信使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美好。但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要培养自信,就需要我们知道自信是什么?有什么提高我们自信的方法?然后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悦纳自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自信与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每个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会无数次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就是通过不断的建立起自信来成长成为一个成熟稳定的性格的。当然,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本身会有遗传的差异,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也不同,过去的经验积累和天生的遗传气质,就会导致所以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发现,自信对一个学生的学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自信的学生往往很少和老师互动,面对困难也常常表现出更大的畏难情绪;而且也会把一件事情的成功大概率归结于运气和于努力无关的一些天赋。会下意识的否定他人和自己是在一个起跑线上。从而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让自己的失败和退缩有合理化的理由。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也不可能改变一些现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接受各种社会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自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降低,从而影响个人的发展。所以自信可以提高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更加专注和努力地完成自己的目标。不自信的人往往会更加敏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自我评价比较低的人,会经常处于失败的无力感中,在人际交往中也会难以平等的和别人交流,很容易“玻璃心”,自己的情绪也很容易被影响;自己的想法也很容易被动摇,导致对很多事情产生怀疑和焦虑。往往就会出现一些心理压力。试想,如果和一个不自信的人一起共事合作,那么另外一方就可能承担更加大的风险和危机。虽然很多不自信的人在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中都缺少鼓励和关爱,过往的经历让我们虽然一直拼命证明自己,可是内心的空洞好像永远也填不满一样。

亲爱的同学们,世间无完美,但是当我们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且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付出完善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成为更幸福的人。因为自己是可以建立的,首先,要让自己有心理效能感,客观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善待自己,过高或者过低的自我评价都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其次,要了解自己的底线和极限是多少,然后循序渐进。给自己设计科学合理的目标。分析对比自己的优缺点,别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也不要贬损自己的价值。然后,尝试做一些自信训练,学会接受别人的客观评价和反馈,有选择地做出改变,并且懂得适当的给自己一些鼓励和赞美。最后,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根据顺序有节奏的完成,尝试体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比如背单词,比如马拉松,比如参加一些演讲比赛,提高自我效能。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不破不立的勇气,自信快乐地生活。  

供稿部门:德育处、心理室

撰稿人: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