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二班早校会演讲稿——忆先辈事迹,展吾辈鸿鹄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寒食,上巳,踏青,拔河,春游,植树,放风筝,祭祖,插柳,荡秋千,吃青团,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却是两大礼俗主题。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然而,可能很多同学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只停留在了短短的假期上,不曾思考过清明节背后沉重的意义。虽然此时正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春城也早已无处不飞花,但曾经那些在清明暮雨中献出生命的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应该被我们遗忘。忆往昔,峥嵘岁月,金戈铁马。1945年的秋天,施兰考入云附,却未想到自己的后半生将“漂泊苦西东,偏枯半耳聋”,在“一二一 ”、“七一五”运动中,她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勇于实现自我价值。人们说“贫居往往无烟火”,身处贫寒似乎就无法在浩荡历史洪流中立足脚跟,但八十年前考入云附的段奇,虽家境贫寒,却“吟鞭遥指夕阳边”,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公开与领导对抗,用石头和砖瓦与敌人开展斗争,在掩护队员撤退时壮烈牺牲。

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

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间的波澜淘尽了多少英雄人物!烈士们呀,当年你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如今都已经鲜花朵朵、绿草如茵。当年那硝烟弥漫的天空,现在已是碧空如洗、红旗飘扬。战争年代造就了你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的机会。你们用“三千丈清愁鬓发”换来我们“五十年春梦繁华”。

当年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和平幸福的。但烈士们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梁启超先生曾这样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烈士们付出生命为我们建立了新中国,但振兴中华的重任终究会落到我们新一代的身上。

那凄风苦雨的岁月是远了,我们无须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何尝不能将那些最微不足道的事做得尽善尽美,炼出刚毅的品格,和气量呢!在体育课上咬咬牙坚持跑完800,1000米是坚持;在数学课上,动动脑攻克难题是智慧;在闲暇时,开开口为同学答疑解惑是友善;在食堂,少插一次队是素质;在课间,少聊一些八卦是自制,同学之间,少红一次脸,少横一次眉是包容。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我等晚辈,恰同学少年,让我们以良好的姿态告慰青松下长眠的烈士和祖先。也愿中华儿女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春风荡漾在每一个人的心田!

供稿部门:2020级高一(2)班、德育处

撰稿人:汪雨涵

指导教师:高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