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而治愈

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常常使我们处于较高的焦虑之中,孩子们被排满了学习任务,大人们也疲于奔命,大家总是很忙碌,总是很焦虑,来不及感受有趣的生活。诚然,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想努力过得精彩又完美。可是,比起认同别人口中的成功和圆满来说,我们又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抱怨生活,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

之前看过一句话,非常喜欢:“选择做一个认真生活的平凡人”。不要被别人的想法限制住了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至于是否值得,参考标准永远是你的内心。所以,根本不可能让人都满意一切事物,需要被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和事业,热爱生活,因为热爱生活而更容易被治愈。

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是一个悲观的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凡人,但是大部分人一生的努力都只是在做一些平凡的事情,最后当一个平凡的人而已,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承认自己的平凡,别再自责、苛求,那么,焦虑、抑郁也会得到缓解。

热爱生活是什么样子呢?经常和孩子们聊天说,专注于当下,认真努力做一件事情,同时也觉得,哪怕最终无法如愿,所有这些为梦想付出的日子,我们都过的无比快乐。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常常不能下定决心,坚定地去做一件事情,因为害怕失败和不能坚持。比如,专注学习是一件很艰难的长期工程,做成这件事难度是很高的,它可能会远超你当前的能力。所以,你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虽然有时候你确实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失败多余成功,那么,随着而来的就是悲观和失望的情绪,也许这种挫败感会让一个人成长,但是每个人的阅历和耐受力等等个体差异不同,更多的可能是这种挫败感会深深地打败一个人。所以,我们经常鼓励孩子们,提高自我效能感,尽量多地去感受我能完成的经历,真心地去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才能长时间坚持下去。当然,还要特别警惕失败和诱惑,这些负面因素会干扰你。简单来说,投入百分之百的专注和热爱,才有可能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人们一旦做出一种决定,就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已选的不好方面,以及放弃好的方面。所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分解问题(从简到难)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常常看问题很主观臆断,不能理智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所以容易形成认知偏差,不能辨别事情的真相,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刺激下,会忽略付出劳动和努力的价值,不愿意去付出努力而获得收获。由于,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当人们的思维借助不断内化的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我们一旦否定了付出劳动和努力的价值意义,要么只会急功近利,要么让自己失去努力的目标,陷入这种误区的孩子们会体验到更多的焦虑和烦躁,更加无法勇敢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父母和老师应该怎样鼓励和引导孩子呢?首先,接受孩子们的差异和个性,尊重他们,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有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允许孩子们慢慢地探索和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然后,帮他们分析事物的两面性,陪伴他们一起去解决面临的难题,做他们的支持者,希望经历青春期的磨练,孩子们依然能热爱生活,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的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很多人,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

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不用活着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选自《后浪》演讲词

供稿部门: 德育处

撰稿人: 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