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 笔墨青春 | 云附星耀高二年级“青绿山水”主题作品展

“青绿山水”作为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宜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是中国山水画最古远的传统。绿水青山,是中国自然山川带给我们的直接视觉感知,以青绿之色展现中国式的自然景色和“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刚圆满闭幕。作为生长在美丽春城的昆明学子,高二年级同学们用画笔描绘绿水青山、他们的作品既展现了青绿山水之美,又体现出青绿山水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续发展理念。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表现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他们的画面有真的感受、真的情感在里面。

张梦洁老师课堂示范画

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高二年级学生“绿水青山-青绿山水主题作品展”采用了青绿山水的技法,反映的是绿水青山带来的诗意生活,映衬出当下这个时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高二理4班 杨艾 创作感言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画面中的那种广阔延展之感让我震撼。两岸的青山、远去的江水和那若隐若现的远山所构成的开阔景象都与我心意相同,他仿佛昭示着一种远大视野和宁静内心的完美统一。青色的山给人一种树木生长的生机之感,远去的帆与起伏的浪,营造出了云雾缭绕的仙境之美,又给人一种“半壁见海日”的辽阔感。而山间的小房屋,更是增添了一番“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趣味,正是这样的意境,让人心神驰往。如果要为这幅画命名,我愿称为“山溪行旅图”。

高二理4班 陈俊豪 创作感言

山水画追求“可观、可游、可居”,居是肉体的居所,更是心灵的载托。以古代贤士的眼光来看,追求个人精神境界,成就其终身的理想。古时,老子以“不失其所者久“高度凝练了这一理想。追求对古时文人的重要性,“所”为处所、居所之意,却又是更深层次的人生精神寄托。矢志追求人生境界,便有了“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之”的山水画作。溪山行旅图,以俯仰自得的艺术构思,山水木行、旅者、修道者等意项,构筑“天人合一”的意境,沟通自然与画者内心的精神境界,寄予人生感悟、理想追求。山水情趣所居便不仅仅是身躯警中深入,画中更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心扉。以心飞向化境,摆脱心灵的高雅情义。心之所向,神之所往,山水画所寄托的是心中的诗和远方。

高二理2班 罗小敏 创作感言

画面以一块巨石后的平岸以、岸上的三棵大树为主体,通过小桥将岸与远处的山石相连接,最后形成了这幅山水交融的画面。绘画多为临摹,先勾勒出山石树木基本形态,再用颜料晕染出整体色彩。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中国画,在笔墨浓淡、用色轻重方面还需多多研究,不过在老师的帮助下,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这幅画,画面令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国山水的清秀与空灵,带给得心灵宁静与平息。

高二文2班 陈昕荻 创作感言

落木千山天远大,临《富春山居图》局部。《富春山居图》的山是虚虚一笔而出的,树与乱石又是实实一点儿生的。山密长线披麻皴,刚柔相生。山脚人家依山而建,前门一条小溪,后是绿植相绕,别有一番淡泊的闲趣,以线造型在本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黑色浓淡则是除去“线”的繁而不杂之外最难模仿的一点。惜在落笔过急,未能写出山的走势,又惜在落笔过缓,未能将乱坡杂树很好表现。但总体来说称得上属于我的好作品,完成度较高,难度较大,也算一种磨砺。

闻说这是黄公望的绝笔之作,起于山川之间,喻于山川之中,若能将自我融入山林,便能体味虚实相生的富春山,也不枉为一大幸事。

供稿:艺术教研组

撰稿:张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