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精研思——记官渡区2021年高一新教材课堂教学竞赛课例研讨及总结

在官渡区组织的2021年高一新教材课堂教学竞赛暨研讨活动中,我校生物组的杨慧娴老师获得区级一等奖,并且在本次教研活动中作为优秀课例进行展示,最后由李碧松老师(银龄讲师)进行点评。


本次教研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播放两节参赛优秀课例;二是李碧松老师对两节课和本次参赛的课例进行总结研讨;三是由罗文兵老师进行本次研讨会总结。


我校杨慧娴老师的课例《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新冠疫苗中的一种“mRNA疫苗”的运载体为脂质体构建大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串,探究细胞膜的结构。教学过程以问题解决、自主学习为主线,基础知识教学均基于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通过探究分析“剧本”获取新知识。将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而落实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利用泡沫球、牙签、太空泥等材料逐步建立、完善细胞膜的立体结构模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资料、建构模型,感受科学理论的本真,改变了传统机械记忆的习惯,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领悟了科学思维的方式。以玉溪“mRNA疫苗”车间的建成,让学生认同国家成果,树立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李碧松老师点评:本堂课的优点有1.紧扣热点,构建与社会相关的问题情境,落实学生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教师深挖教材,对教材具有整体的了解,且注重关注课后拓展应用。2.模型建构的科学思维,环环相扣,以学生为主体。3.教学实施过程非常流畅,主线明确,流程图式板书设计。当学生在课堂中犯错时,能仔细帮学生修正小错误,采用先梳理再由学生自行发现问题,顺应学生的发展。同时也给了我们老师几点建议:1.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课堂指令应明确;2.课堂节奏的把控,时间把控应精准,建议像杨老师一样用计时器;问题表达应精准,不重复点评学生相同的观点,重视学生的表达;3.个人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的关系,给予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小组合作应注意分工。4.模型建构的过程与理论归纳的过程,注重归纳概括的时机,科学方法的总结。最后由罗老师总结本次课赛具有三个特点:1.最多(参赛老师最多);2.情境多样化(COP15 抗疫 核酸检测 疫苗研发 克隆猴 绿孔雀);3.育人(挖掘育人元素)。同时提醒青年教师一要严谨治学;二是有效学习;三是深度学习;四是注重核心素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仔细品味;也是一门技术,值得仔细推敲。本次教研也提醒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深度挖掘教材,适当创新,更好地发展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供稿部门:生物教研组           
                                        撰稿人: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