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虚拟世界 把握青春年华

网游=精神鸦片,还是过度的网瘾=精神鸦片?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游戏、网站风靡一时,而网络成瘾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心理行为问题,它可能会引起精神疾病、心理压力、社会问题和健康问题。网络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是获取新知识的新途径,与此同时,网络上的不健康的信息以及网络游戏和网络犯罪等负面信息也在大量的传播。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正确的使用网络,健康上网,避免网络成瘾对学习的负性干扰,才能使网络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来访的案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就读于重点中学高二的X,已经因为网络游戏休学过一年,然而返校后,就又因为网络游戏的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至今未能返校继续学习。X之前一直活泼开朗,品学兼优,自从高一的暑假因为回老家和亲戚的小孩在一起,通宵玩了游戏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变得沉默寡言,对父母的教育也置若罔闻,又是一言不合还暴力相加。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昼夜颠倒,茶饭不思,表现出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最近,又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频繁请假,愤怒的父亲把网线扯断了,X表示必须恢复网络,让他恢复之前在游戏中的排名才行。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健康的网络游戏,避免上瘾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包含了网络游戏的相关因素、个体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三个方面:首先,网络游戏的相关因素:游戏的各种设计,都是非常符合人类的心理需求的,比如被认可、被肯定、被奖赏,这种成就感会让人立即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在游戏里,人们都是平等起步的,不分地域性别家庭背景,而且只要稍微努力一下,获得高一点的等级,就会得到一些奖励。成年人会明白在游戏里满足这些需求都是虚幻的,但是青少年和这个现实世界的联系还不深,如果现实让他们失望,他们就会在游戏寻找崇拜和公平。其次,个体心理因素:多数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在性格上偏内向,人际相处也会差强人意,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如果老师、父母不及时疏导也会出现这种问题,由于家长、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孩子成就感的惟一来源,所以,一旦学习失败,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但是在网上,他们很容易体验成功,比如闯过任何一关,都可以得到奖励,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的。还有本身自制力比较弱的青少年,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也不想这样下去,但是一接触电脑就无法控制。另外就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温暖,所以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寻求安慰与温暖。再次,社会环境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去尽情地购物、看电影、社交、点外卖等等。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另一方面则限制了我们的现实社交圈,对于孩子们来说网络则是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如何看待网络游戏对个体的影响各有差异,网络游戏的不良效果显而易见,但是游戏也不是完全邪恶的,它并不是这个社会的一个伤口,它们也可以像有用的资源一样被利用,进行管理和确定规则。比如,家庭方面:改善教养方式、融洽亲子关系、营造对子无条件包容接纳的家庭氛围,并且给孩子以有价值的陪伴。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应该鼓励大于苛责,多沟通和倾听,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学校方面:多维度评价孩子,避免过多的负面评价。帮助青少年进行生涯规划,建立明确的短、中、长期目标和实施措施,要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存在价值,使他们有成功体验。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学校互联网使用规范。社会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游戏行业,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过滤。帮助青少年逐步建立规范的生活,制约青少年的上网时间。
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是避免网络成瘾的关键,而心流需要清晰的目标、及时的反馈,以及技能和挑战的完美平衡。让我们试着投入地去做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心中没有杂念,享受每一次的进步带给自己的喜悦和成就感。在咨询中,和来访者X一起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的网络游戏行为,比如,让自己的生活先充实起来,比如每天坚持运动,外出游玩,尝试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跟真实的人聊天,读一些好书,看有趣的电影、听喜欢的音乐,体验比游戏更快乐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学会理性释放压力,提高自尊自律水平;提升自我效能感,建立梦想,激发自己不断努力;抵御不良同伴的影响,学会独立自主学习,抵抗外界的诱惑。老师和家长也会一起密切配合,帮助来访者X早日重返校园。
在学习中也可以运用达到“心流”的几个小技巧:选择你热爱的某个学习任务——选择一个重要的有挑战感的目标——找到你可以专注地投入地享受巅峰体验时间——摆脱所有的干扰——尝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专注——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地尝试并且享受它。这种感受可以让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加肯定自我,并促使个人更加努力学习新的技能,并得到自我满足,研究也认为将积极心理学里面心流的原理应用并扩充于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环境中是可行的。
走出虚拟世界,让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找到值得自己去追求和向往的目标,重拾接受和融入现实生活的自信,接受爱的支撑,真切地感受生活的魅力。

供稿部门:德育处阳光动力工作室
撰稿人: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