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云大附中校友张达烈士 | 云附星耀开展寻访英烈、缅怀先烈清明专访活动

万物生长时,皆清明而洁净,故谓之“清明”。四月的晴空,碧蓝如洗;四月的长松,翠绿挺拔;四月的清明,庄严凝重。

清明时节,云大附中星耀学校的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开展了寻访英烈、缅怀先烈的专项活动。     

2024年4月2日,为了深切缅怀英烈,加强对星耀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受云大附中校长刘卫华、云大附中星耀学校党总支书记旷锦锋、云大附中星耀学校高中部执行校长毕劲梅同志的委托,党总支委员、高中部党组织负责人(副职)何沂屏老师、团组织负责人郑熠老师以及小学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刘颖媛老师带领我校小学部、初中部及高中部的学生代表,对云大附中1947级高16班校友张达烈士的弟弟张运宽老先生进行了慰问,并开展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清明专访。旨在继承先辈之遗志,汲取奋进之力量!

采访进行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瞻仰了家属提供的张达烈士的烈士证明书、云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烈属光荣”牌匾,以及收录有烈士事迹的《云南大学志·英烈传》,还有张达烈士的同学杨群女士撰写的有张达烈士事迹和经历的回忆录《山国的女儿》,每一件都在诉说着烈士的革命事迹和光辉历史以及我们对烈士的尊重与纪念。

何沂屏老师代表学校将云大附中编撰的收录有烈士事迹的《榜样的力量·百年先锋》一书赠与张运宽老先生惠存。

张达烈士,原名张运一,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人,中共党员。1928年10月生于上海,1945年在云南大学附中读书。在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中,张达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积极参加了“一二一”学生运动、附中的护校运动、“助学”运动、“人权保障”运动。1948年7月在昆明学生的“七·一五”反美运动中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经受了严峻考验。出狱后,受党组织的派遣到农村开展对敌斗争工作。1949年1月,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邑碑孔的与敌遭遇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1岁。

张运宽先生,生于1942年,是张达(原名张运一)烈士的弟弟,比张达烈士小14岁,家中排行老八,是原昆明铁三中(现官五中)体育老师。张老先生家与楚图南老先生家是故交,在珍藏了许多楚图南先生书法作品与书信的图南书屋内,师生们与张达烈士的弟弟张运宽老先生进行了庄重而深入的交流。老先生深情回忆了哥哥张达烈士的一生,为云大附中师生代表缓缓展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烈士殉国的激昂岁月。他表示,张达烈士是一个热爱祖国、坚定信仰、勇敢无畏的战士,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专访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向张运宽老先生提问,深入了解张达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他们表示,通过这次专访,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英烈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采访结束后,张运宽老先生邀请各位同学和老师欣赏了楚图南先生赠予张老一家的书法作品。作品大多倡导热爱祖国,好好学习;作品中的主席话语实录以及一些景物随笔,高韵深情,坚质浩气。

采访学生代表:

五年级(3)班 张潇月

初一(1)班 张恩睿

高一理(6)班 华少楷         

高一理(13)班 张妙可

高二理(4)班 耿孝涵

高二理(9)班 赵杨旸

高三理(3)班 李静茹、杨玺威

问:您对张达烈士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张老先生:张运一(张达烈士原名),我哥哥,是家中长子,1945年进入云大附中学习后住校,不常回家。每个周末回家一次,在“七·一五”运动中被捕,出狱后即前往石屏从事革命工作。他平时热爱学习、读书,也经常锻炼身体——当时家中有石担,张达烈士每周回家都会利用它们进行锻炼。张达烈士牺牲后,当时的校长杨春洲表示:对于张达烈士的牺牲,他很痛心,张达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上进心很强,爱读书、爱学习,是他很欣赏的学生。

谈及和兄长的相处,张运宽老先生记忆最深刻的是与兄长的最后一次相见:1948年张达烈士获释出狱后回家,把当时只有6岁的张运宽叫到屋中给了他一些钱并嘱咐幼弟“要好好学习,听家里人的话。”之后张达烈士离家投身革命,最终牺牲在石屏。张运宽老先生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兄长。说起与哥哥的最后的一面,张运宽老先生潸然泪下。

问:张老先生,请问您的哥哥张达烈士,在学习方面有哪些擅长的学科?为何会走上革命的这条路?云大附中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有什么影响着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张老先生:1945年,大哥进入云大附中就读。当时的学习是“大学科”,实行住校制度,周日才回家与亲人团聚。大哥各方面学习都很优秀,并且注重锻炼身体,我们家中有“石担子”“石锁”,用来强健体魄。从抗日战争期间从北平逐渐举家南迁昆明途中的所见所感,到在云大附中学习时期受到的革命熏陶和影响,促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民青”(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艰苦工作、坚决斗争。

问:张达烈士在高中毕业之后是否还从事过其他的工作?张老先生:我哥哥高中毕业之后并没有从事其他的工作,当时的学潮运动很激烈,也没有了其他学习的机会,毕业就直接参加到了革命工作中。从內迁到云南就读于云大附中,加入民青,而后一直投身于革命事业,直至献身于革命,壮烈牺牲。

问:爷爷好,了解到您的哥哥1947年曾被捕入狱,当时您及您的家人是否知晓张达烈士被捕的消息,以及对此的感想。

张老先生:我的家人知情哥哥入狱,与他同时被捕的共有五名革命战士。我家人知晓他入狱时,心急如焚,立即去寻找了哥哥。最终通过党组织的努力,成功的解救了大哥和其他被捕的革命同志。哥哥出狱后,并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放弃了殷实的家境以及相对安全、平定的生活,毅然决然地坚持着革命事业。他出狱后与我见了面,没想到那竟是与我的永别……

问:张达烈士原名张运一,为什么要改名张达呢?被捕出狱后转移到石屏工作有没有告诉家里或者来信?

张老先生: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和保密要求,张运一在革命工作中使用化名“张达”。从来没有告诉过家人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家里人只知道他去了学校,也不知道做什么工作。离家后也从来没有来过信,一是当时边纵可能有纪律要求,是一种保密的方式,同时也为了保护家人。所以自从最后那次见面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哥哥。

问:请问张达烈士当时投身革命事业,您家里人知情或支持吗?何时知道了哥哥牺牲的消息?哥哥是否影响了您?对于哥哥的牺牲您和家人当时的看法和感触?

张爷爷:当时我们家里人一个都不知道,当时的革命事业都是悄悄在做的,哥哥不让我们知道也是在间接的保护我们。我家里人总共11个兄弟姐妹,我排在老八,张运一(张达)是我的大哥,当时我才6岁,还没去上学,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忽然我大哥就将我叫去,给了我钱,还嘱咐我要好好读书。因为我的弟弟妹妹还小,而我的哥哥姐姐们都去上学了,所以他就只向我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家,后来他就音讯全无了,当时家里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打听也没有什么消息。

直到1953年,我去到圆通寺看当时举办的一个烈士事迹展览,没想到却看到了我哥哥的照片,照片上他被绑在一根柱子上,我才赶快回去喊我的父亲,到了接待处询问,我们才得知他参加革命,在1949年已经牺牲了。后来通过杨二姐(杨群,张达烈士的战友,云大附中初四班,高中 1947 届、1948届的学生),我们家才知道了他的牺牲多么壮烈。当时在石屏邑碑孔的战役中,他中弹了,两个背着长枪和短枪的国民党兵押着他穿过村子。杨二姐当时看到了“这是我们的指导员(张达烈士)”。我哥哥那时因为受伤失血过多,撤退的国民党兵没法将他押走,最后残忍地把他活埋了,牺牲的惨烈啊!我哥哥后来被当地的村民简单的埋在了一处洼地。我没想到他离家时我和他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永别。

后来2000年左右,我们辗转来到石屏邑碑孔的村子里,虽经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帮着回忆,也找不到哥哥的埋葬地了。后来政府为哥哥在蒙自革命烈士陵园建了一个衣冠冢。失去了哥哥,家人都很悲痛,但是理解也支持他做出的事迹和贡献。

问:您哥哥牺牲时周围邻居是否知晓,有何看法?

张爷爷:周围邻居不清楚,也没有宣扬他牺牲的消息,我们只是在家庭内部悼念,直到后来收到了由毛主席亲自提笔的编号为0005的“永垂不朽”的金纸大字。现在的这个烈士证书是后来省政府替换的。

由此可见,当年千千万万在背后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甚至为国捐躯的时代伟人们,他们的家人也许不曾宣扬,但是他们作为推进历史进程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会被时代所遗忘,他们默默付出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问:从刚刚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您一家是在1945年来到了昆明,我想问一下您一家来到昆明的原因和一路的感受?

张爷爷:母亲是北平人,父亲是云南人,银行的高级职员。在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全家便从沿海地方从北平和上海一路内迁,自己作为家中的第八个孩子在武汉出生,大哥1928年是在上海出生的。为了躲日本人,全家内迁一路上见证了很多也有很多的感触,也是受到了一种民族存亡之际的责任和使命的召唤,所以自己的大哥与大姐(张运慈,也加入“民青”组织参加革命,曾在昆明女师附中初中就读,现年92岁,是郑州农业大学退休教授)一同选择了走上了革命的这条路。

杨群  云大附中初四班,高中 1947 届、1948届的学生(曾因病休学一年),张达烈士的战友。

问:我们有幸读到了杨群奶奶的信,今天在座的几代人,我们因经历和理解不同,所以会有着不同的感触。我想问一下爷爷您在收到读完这封信的时候感受是怎么样的?

张爷爷:算一种欣慰和对于哥哥的重新认识吧。对于哥哥的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作为人民教师教育下一代的信念。同时也是欣慰于人们没有忘记历史,哥哥的精神力量能被我们永远地延续下去!希望你们作为青年学子能够也传承我哥哥的精神,好好学习、强身健体,建设祖国。这个采访也是那么多年第一次,和其他人讲述我哥哥的故事。

问:张爷爷您身为烈士家属,也是我们云附的老学长,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您对我们新时代的云附学子有什么样的希望与嘱托。

张爷爷:你们作为国家新时代的中流砥柱,宜履行本职,好好读书,成人成才。我作为体育老师的身份,倡导你们多多锻炼。身体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本源,健康应是一切的首要条件。希望你们多方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进行学习练习。你们也必须牢记革命先辈做出的努力,在和平的时候,也应不忘初心,带动国家发展,为国贡献而非养尊处优,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忆往昔,峥嵘岁月,低首寄哀,缅怀英烈!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有这样一群人去时,尚是少年之身,血肉之躯;归时,已是报国之躯,英雄之魂。

我们在采访与学习中了解到了那段历史那些故事,虽然并没有留下了太多的照片和记录,但在张爷爷的讲述中,我们依旧感受到了张达烈士毅然决然坚定信念的那份决心,和张爷爷对他的怀念,是1948年六岁的张爷爷与他最后一面时的终身难忘,是心中坚定传承发扬哥哥意志的自我追求。

张运宽老先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一直坚持着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和决心。在他眼中,哥哥张达烈士为了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未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自己也在用实际行动继承哥哥的遗志,教育后辈,要坚持这永垂不朽的精神,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有用的人,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为家,祭祀祖先;大为国,缅怀英烈。清明是传承,是感恩,是哀思,更是责任。吾辈青年要学习先烈们的爱国精神,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云附学子时时不忘先烈们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革命先烈在那风云激荡的年代,他们义无反顾的参加革命,却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青年后辈正在这百年未有的年代,我们乘风破浪誓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国家强盛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我们都一定能够成功!

供稿丨 团委  

撰稿丨郑熠、李静茹同学、杨玺威同学、耿孝涵 同学、赵杨旸同学、华少楷同学、张妙可同学

编辑丨郑熠

摄影丨吕飞、袁讯

初审 | 张梦洁

终审丨何沂屏